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安踏受益于多元化品牌策略和产品组合覆盖大众市场

安踏受益于多元化品牌策略和产品组合覆盖大众市场

2014-01-01 11:25:0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安踏受益于多元化品牌策略和产品组合覆盖大众市场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品牌体育用品企业,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运动服饰,包括“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公司在1994年成立,总部设在泉州晋江市,主席为丁世忠先生。安踏体育在2007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招股价$5 28港元,并获美国NBA篮球队休斯顿火箭班主Leslie Lee Alexander入股。首日上市收市价是$7 5港元,较招股价高42%。2009年,安踏体育向百丽国际收购FILA在中国、香港及澳门的分销商。

  两年关店千家 安踏战略转型重返两位数增长

  近两年,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深度调整曙光初现。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今天发布半年报,截至2014年6月30日,安踏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加22.4%。上半年净利润达8.028亿元,同比增长28.3%。毛利率45.1%,较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

  通过实施包括关店、清库存等一系列转型趋近其历史最好业绩——2011年上半年,安踏抵达巅峰状态,净利润9.27亿元。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透露,两年来安踏总计关店超过1000家。“店铺的升级和改造是比较有效率的。”他评价说。

  零售转型策略

  安踏上市前后,正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巅峰时代。此后,体育用品行业进入调整期后,频频爆出高库存、关店潮、业绩利润下滑等消息。

  “重新回到增长的轨迹上来。”安踏执行董事兼安踏品牌总裁郑捷对上半年业绩这样评价。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7年体育用品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安踏及旗下儿童、FILA品牌店铺的数量继续调整,目前店铺总数为7701家,较去年减少56家。其中安踏儿童体育用品系列店为987家,较去年年底增加106家,FILA专卖店较去年增加25家至441家。

  尽管反映在数字上的店铺数减少不多,仍基本保持原有的零售规模,但实际上,安踏着眼于零售网络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店铺优化和升级的行动。“店铺的质量,包括位置、大小、店内装潢等比店铺数目更为重要。”丁世忠认为,基于提升店效、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进行的店铺调整意义重大。

  存货方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安踏存货较去年末的6.9亿元增加至目前的7.91亿元。丁世忠称,目前的库销比为4:1,处于健康状态。“健康的库存水平确保销售的需要,同时避免出现大幅打折的状况。”

  在上述表现的背后,安踏借助的是零售转型战略,目标是提高安踏和经销商的盈利能力。2012年,在行业进入寒冬之际,丁世忠提出安踏要由“品牌批发”转向“品牌零售”。

  安踏实施精简的分销架构,组织架构更加趋于扁平化,密切监控零售商的销售表现和店内的库存水平;利用ERP系统收集实时数据,为零售商提供精确的订货指导;在零售折扣政策上,较之以往表现更为强势,原因是“从长期看能够加强经销商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供应链管理上,安踏加强了弹性供应链管理,优化补货的弹性和效率,以求能够满足产品差异化和当季主推产品的市场需求。

  “增长的动力,来源于管理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商品的销售。”郑捷说,经过两年的推进,零售转型战略开始见效,随着经销商的零售运营水准的提高,企业开始走出低谷。

  两大巨头的比拼

  在发布2014年半年报之前的两天,安踏突然宣布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的合作伙伴。

  令业内吃惊的是,安踏是从另一体育用品巨头李宁有限公司处接手合作。众所周知,李宁公司掌门人李宁本人为前体操世界冠军,体操中心与李宁公司的合作已长达23年。

  丁世忠回应说,安踏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只要与中国体育相关的项目都会关注,其中体操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项目,与之合作,与安踏的品牌发展战略匹配。

  业内分析人士称,安踏深入李宁公司的根据地,反映了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正在深度洗牌。

  数据显示,2012年8月10日,安踏市值为人民币118亿元,李宁公司市值为64亿元;2014年7月30日,安踏市值为人民币324亿元,李宁公司市值为64亿元。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安踏股价上涨了近2倍,公司市值增长1.7倍。

  2012年,安踏首度超越李宁公司,业绩达人民币76.2亿元,后者为67.4亿元。从营收的绝对值上看,安踏成功成为国产体育用品品牌的老大。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两大巨头展开了转型竞赛。

  7月17日,李宁公司发布的盈利警告预期今年上半年大幅亏损5.5亿元,去年同期,李宁公司亏损1.84亿元。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李宁公司并非踯躅不前。对于安踏签约体操管理中心,李宁公司称自己主动放弃了续约,原因是战略营销的重点变为篮球、跑步、羽毛球、训练和运动生活五大快速增长的核心体育项目。资料显示,李宁公司已经巨资签约NBA球星韦德,拿下CBA等赛事资源。

  行业未来

  “安踏的复苏,不代表整个行业的复苏,”丁世忠认为,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从低谷中走出来,“一个行业做不好,的确对企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企业做好自己,空间很大。”

  丁世忠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平均每人拥有运动鞋4.5双,在中国香港市场,这一数字为2双,在中国内地,这一数字为0.5双。

  他认为,内地的体育用品市场不存在复苏还是没有复苏的情况:“一直以来都在增长。”丁世忠认为,对于体育用品企业而言,关键是找准定位,并且抓住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安踏正在受益于多元化的品牌策略和产品组合。安踏品牌覆盖大众市场,通过并购获得的FILA品牌则覆盖高端消费市场,同时,安踏加快了儿童体育用品系列店的发展。

  丁世忠承认,此前电商业务处于摸索阶段,以清库存为主要目标,接下来,电商业务将成为安踏的重要增长动力之一,在统一的产品销售策略之下,未来安踏将允许经销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产品,同时,会专门为电商平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目标是把线上线下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优势互补。

  安踏在半年报中亦提及国际化战略,丁世忠透露,安踏的策略是企业走出去而非品牌走出去,他以联想和吉利作为安踏的对标企业,承认安踏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

  “体育用品行业在短期内仍面临产品同质化,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体育用品市场未来还有很大潜力。”丁世忠说。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安踏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