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泉州鞋服企业七成在亏损 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

泉州鞋服企业七成在亏损 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

2014-01-01 10:27:1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泉州所辖的“鞋都”晋江,要找到一家和鞋服行业没有太大关系的企业,并不容易。作为泉州最大的经济体,这里集聚了柒牌、劲霸、七匹狼、安踏、匹克、鸿星尔克(鸿星尔克专卖店)等众多国内大牌企业。

  快时尚品牌霍普莱斯、新加坡上市企业鳄莱特及今年才在香港上市的诺奇等先后爆出老板失联、欠薪甚至倒闭的风声,在晋江引起轩然大波。而9月扰攘至今未有结束的索立鞋业老板卷款风波更是加了一把火。

  “目前企业订单已经在减少,现在最怕的就是,政府将来会把鞋服列入产能过剩行业,这将意味着银行要抽贷,资金流要紧张。此外,明年全国将实行新的环保要求,很多企业已经经营很困难,接下来恐怕有更多企业倒闭。”一名泉州鞋服行业的负责人说。

泉州鞋服企业七成在亏损

  10月初的晋江还能感受到夏末的微热。“这次危机比2008年更严重,明年会更辛苦,也许2016年奥运会会带来一些转机。”一家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中国报告大厅获悉,20余年,凭借“OEM起家-转做内销-签代言人砸广告建品牌-门店扩张-上市”这个捷径,晋江成就了“中国纺织产业基地”、“茄克之都”的名声。然而在行业这轮深度调整之下,过去高速发展掩盖的“伤疤”被放大了,晋江显然也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

  刀口上的现金流

  经历了老板失联之后,诺奇服饰似乎进入了风雨飘摇之中。虽然仍有薪酬未结清,但其首席财务官及秘书欧阳浩然选择了辞职。而在9月16日,索力公司国际官网宣称CEO吴清勇“失联”,并且公司现金被转移,公司仅剩6位数的现金。9月18日,索力国际官网再度挂出公告,称监事会决定将吴清勇除名,声明还称破产程序迫在眉睫。虽然9月22日索力再度发布公告称吴清勇已与公司联系,并称吴将向公司归还资金,但公告对吴清勇的称谓已经改为前CEO,另外索力遭遇银行集体追偿贷款。

  诸多风波的爆发,让阴云笼罩在晋江鞋服企业头顶上。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是供货商已不那么信任厂家了。压账是鞋服企业维持现金流的一种方式。过去晋江代工厂的回款周期从30天到120天不等,甚至有一年之久,但如今环境恶劣都要求现金交易。一家年销售额数千万的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现在代工企业不敢让品牌商压太多账,以现金交易最好,去年其应收账款最高峰900万元,今年则计划控制在300万元以内。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服装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认为,供货商要求现金交易,这对目前仍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鞋服企业而言,资金链压力无疑将陡增。

  对于晋江企业来说,融资主要手段是银行、民间借贷及上市融资,但目前这三种途径不仅阻力重重且暗礁汹涌。大部分跑路的企业就是因债务到期无力偿还而致资金链断裂。

  银行贷款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但据当地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如今环境下,大部分银行最多维持贷款余额不变,对鞋服行业不会新增贷款。此时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本地有一家制鞋厂企业有22条生产线,1000余名工人,但在银行有一笔1000万贷款到期却无力偿还。该企业告知银行续贷,否则只能宣布破产。晋江政府为此只能要求银行给该企业贷款放低限制。

  企业有一定规模尚可争取银行贷款,而更多的小微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这是当地最流行的融资方式。但当地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利息随银行缩贷而水涨船高,年利息高达30%,3月期以下的年化利息有时候超过50%。在当前鞋服行业低迷和利润大缩水时期,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可想而知。

  晋江模式的光环

  虽然现在晋江鞋服企业遭遇到了一轮始料未及的资金链危机,但在2011年前的20余年,晋江却创造了中国鞋服行业一个神话。“中国纺织产业基地”、“茄克之都”一顶顶光环套在晋江的头上。在2011年的鼎盛时期,晋江经贸委官网上的一组数据可见其辉煌:制鞋业旅游运动鞋年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实现行业产值600亿。

  “从开始做OEM、外单代工转做内销市场,做品牌,同时通过签约代言人、砸广告建立品牌,这些举措在当时促进了中国鞋服产业链的升级,让产业链从代工转向品牌化经营。”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如此评价晋江模式对中国鞋服产业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

  事实上晋江鞋服企业的品牌意识确实很超前。“十几年前就看到索力在泉州大桥上做一块‘诺奇只做八分利’的广告牌,这么早就有品牌意识,确实不易。”晋江一家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的高管舒文(化名)如此慨叹。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由于被“特步”等晋江品牌广告填满,曾被戏称为“晋江频道”,到2003年,在中央五套打广告的晋江鞋服品牌已超过40个。

  晋江鞋服企业的造牌运动,正好搭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休闲用品需求剧增这趟列车。“当时,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有些甚至把别人的产品直接拿过来撕掉商标就卖。”张庆回忆道。这样的好日子里,晋江鞋服企业可谓是生产什么就能卖什么。

  据晋江经贸委在官网上公布的《2011年晋江市产业现状及规划》,晋江纺织服装业实现行业产值超500亿元,纳税24亿元。而据晋江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纺织服装业规模以上产值达599.23亿。

  攀比式的上市潮

  这种辉煌是潜藏“炸弹”的。“晋江鞋服产业选择了砸广告+明星代言这个最简单的捷径完成了原始积累。”张庆指出,当时太多企业并无遵从价值创造的规律,更多是想做投机的生意。



  这样一种投机心态在资本市场尤为明显。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7年中国户外鞋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了解到,在2007年前,晋江仅有恒安、凤竹、七匹狼等5家上市公司。然而随着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香港上市,晋江鞋服企业上市之势一发不可收。2008年,鳄莱特时尚运动在新加坡上市;2009年晋江著名体育品牌361度在香港挂牌上市;同年,中国利郎在港挂牌。这些大牌公司的上市改变了晋江鞋服企业的游戏规则:企业有没有上市,逐渐成为晋江企业家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

  2011年浩沙国际登陆港交所,麦斯威控股和索力鞋业境外上市。

  “事实上福建很多上市服装企业都不缺,上市并非都是因为资金问题,有些就是存在攀比的心态。”一位资深的服装业人士李立(化名)如此看待这波上市热。

  柒牌集团副总经理洪肇奕曾对媒体表示:“我们两家(柒牌和劲霸)没上市,是我们洪氏家族的悲哀。”

  事实上,7月份卷入董事长失联风波的诺奇在今年年初才刚刚上市成功。“本来不会有事的,就是急于上市拖垮了。”晋江市江西商会副秘书长张官文表示。

  盲目上市是要埋单的。首先上市的融资成本非常高。“上市融资不会即时到账,而在此之前为之付出的成本却是高昂的。”为了粉饰财报,“包装上市”,企业需要补税,还需要支付“包装公司”一笔佣金。有一家营业额数千万的企业告诉记者,去年有包装公司建议其上市,光补税就上千万。有业内人士表示,曾有一家企业上市融资了2.3亿,包装就花掉了1.4亿。

  李力还认为,很多晋江鞋服企业上市之后,对企业的经营思路、对未来的竞争和转型思路以及市场战略都没有很清晰的规划。

  阵痛中转型

  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如果不是鞋服行业发展受阻,如果不是电商和快时尚疯狂冲击鞋服行业,晋江鞋服行业过去高速发展20年隐藏在背后的暗流不会一下子爆发。

  “晋江鞋服产业从原辅料、到仓储物流、生产制造都很完善,它的产业链集群比较完整,但这种优势现在却已经不再是核心竞争力了。”张庆认为,现在消费者很理性,他们要么选高性价比的产品,要么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会因为你这个品牌是哪个明星代言的就会买。

  另外,生产成本的攀升也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对于晋江鞋服而言,过去依靠人口红利降低成本,融资进而快速做大规模的捷径已经不复存在了。人力成本每年以15%速度上涨,一双鞋400-750元的平均价格则多年不变,转型迫在眉睫。

  据晋江统计局《上半年晋江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数据,调查显示,本季度订单数量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仅占3.5%,处于正常水平的占82 .2%,低于正常水平的占14 .3%;从龙头企业反馈的情况看,安踏、利郎等企业订单增长10%左右,361度略有增长,柒牌、劲霸基本持平,乔丹、贵人鸟、德尔惠等企业有所下降,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订单不足(主要以小单、短单为主)。由于劳动力供应不足、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本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6.6%。

  “晋江的鞋服企业只剩下少数企业能盈利,估计70%的企业都是亏损的。”张官文认为,现在产业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

  鞋服产业固有的发展模式遭遇颠覆,转型又该如何转?力行制鞋设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赫赤认为,越是处在低谷环境,越要咬紧牙关加大力度投入,关键是科技投入。“比如一台电脑自动旋转裁断机需要28万,原来的冲床可能只需要2.3万,但它的产能是后者5倍,一年下来,省下5个人的人工成本也有25万左右。L V一条生产线700万左右,但只需要14个人,同样的产能在中国生产线需要70个人,但很多企业不敢在这个时候继续投入。”他认为,只有改变劳动密集型的模式,才能升级晋江鞋服。

  舒文认为,如今供应链反应过慢和消费者需求形成矛盾。“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过去大家依赖加盟快速做大规模,每年出货依赖于加盟商四季订货会,但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要求每周都有新款。”舒文认为,这种模式无法跟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必须改变。

  “直销或电商是个出路,至少可以省下1/3的反应时间。同时,也会省下20%的渠道成本,降低终端销售价格,进一步消化过剩产能。”舒文表示。对于供应链和消费者的矛盾,张庆则认为,晋江鞋服企业必须重新回归从消费者出发,基于价值创造。

  这一轮苦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赫赤寄希望于2016年的奥运会。“运动用品行业是有周期的,主要跟着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4年一个轮回,现在这波低谷要持续到2015年,只能看2016年奥运会会带出那些体育用品门类。”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