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汽车市场销量微增 我国自主品牌突围好时机

汽车市场销量微增 我国自主品牌突围好时机

2014-01-01 17:13:0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我们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9月份与同期相比有小幅的上升,止步“十二连跌”。多位汽车业内的专家表示,这是汽车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步入“微增长”“微利润”的新常态,自主突围正当其时。

  自主品牌进入相持阶段

  据统计,9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5.36万辆,环比增长19.89%,同比增长6.9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54%,占有率环比提升1.4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终止了自2013年9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的下跌态势。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短期的销售数据并不能说明自主品牌已经复苏,但是止跌的迹象仍然让车企和消费者都看到自主的希望。

  对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止跌,朱福寿认为也是一个正常的反应。“目前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还处在一个相持阶段,尽管存在着危机感,但是危机不等于没有机会,关键要找到我们自主品牌本身发展的短板,踏踏实实地推进我们自主品牌自身的战略。”

  “微”常态下自主突围

  “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以两个‘微’为代表,一个是微增长,一个是微利润,这代表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北京现代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表示。

  朱福寿也认为,微增长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常态。2011年汽车行业增速是2.45%,2012年是4.3%,2013年受前两年低速的影响,达到了13.9%。今年从5月份开始,每个单月增长都没有超过7%,预计全年增速也不会高于7%。

  新常态下汽车产业需要自主突围,实现自主发展。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认为,12连降虽然对自主品牌有危机,但危中也有机,品牌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迅速提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使行业能够更好地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围绕客户需求、品牌建设、品牌的忠诚度来做事,未尝不是好事。

  我国自主品牌要“走出去”

  中国车企正积极走出国门。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经商务部核准,中国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852家,中方投资额为96亿美元,其中整车企业有50家,中方投资总额是41.67亿美元。

  但是,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首席执行官Silvio Angori坦言,中国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企业大部分是合资,外国消费者没有认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定位,对它们的质量也没把握。”

  韩国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协会执行董事尹大成也表示,在北京和上海车展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品牌以及全球品牌都会参加,而在巴黎、首尔等主要国际车展上,只有一两家中国本土品牌参加,充分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程度还很低。

  “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不是国际化的,也没有一个可持续的汽车企业不是国际化的。”陈林说,中国车企要“走出去”,首先要改变发展模式,企业应该制定切实的发展战略,加强自身储备,清晰发展路线,不要强求并购海外大企业。

  尹大成表示,中国汽车企业可以考虑做多面尝试,比如改变平台生态系统、尝试以海外并购做跳板、加入移动服务、寻求从新概念汽车上突破等。

更多汽车市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市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