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洋食品”质量问题需谨慎 进口就真的好吗

“洋食品”质量问题需谨慎 进口就真的好吗

2015-01-01 15:18: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据悉,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了3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共有311批次产品不合格,包括一些国际名牌巧克力、饮用水、苹果香蕉果泥、奶粉等。

进口食品

“洋食品”被查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可以说国内一些食品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洋食品”也一点都不少。比如,有的“洋奶粉”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有的苹果香蕉果泥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维生素C,有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维生素E, 有的饮用水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还有一些食品是因为超过保质期,也有的是标签不合格。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世界上任何一个食品企业来说,能够把食品销售到中国市场,那就是财源滚滚。这些年,由于一些国内食品生产企业出现问题,一再曝光,国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是“洋食品”就比国产食品安全。其实,这里有一些情况国内消费者并非十分清楚。有的“洋食品”在其本国销售时,确实质量严格把关,不敢以次充好或过期销售,但在大批量出口时,因海外市场需求量激增而在生产过程中放松检验的检测标准。不仅仅是一些“洋食品”企业生产出口食品时如此放松放纵自己,某些国家海关和进出口质检部门也同样实行双重标准,对进口食品严上加严,对出口食品宽上加宽,甚至一路绿灯,全部放行。人们大概很少见到某国严把出口食品质量关的新闻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在食品上对他国消费者比对本国消费者更加尽职尽责,仅仅是区别对待而已。

为什么很多国家在进出口食品问题上存在内外有别、外松内紧的双重标准?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国内食品质量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出现严重问题有可能导致官员辞职、政府倒台、政党竞选失利等一系列后果。出口食品出现问题则不会带来如此严重的政治后果,顶多也就是产品被退回或就地销毁,连赔偿都极为少见,更不可能为此引起国家之间严重的政治纷争或本国国内政治上的麻烦。

商人就是商人,中外商人都以盈利为目的。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外国商人并不天然就比中国商人道德情操高尚,也根本不存在食品生产商天然就比汽车生产商道德情操高尚。离开了严格的制度监管,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他们都可能只认钱不认人。因此,我们必须对“洋食品”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一视同仁,不分中外。说句不那么恰当的玩笑话,吃国产食品吃坏肚子,至少钱是给了国内商人和工人,吃“洋食品”吃出问题,钱是白白给了外国人。当然,这不是钱让谁赚走的简单问题。现在,有些国内食品因为消费者只认洋品牌,干脆打上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进口的标签,有的是在国外印制标识运回国内贴上,有的干脆连标识也在国内印制。进口食品鱼龙混杂,这个大市场应当认真加以规范了。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食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进口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进口食品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