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奶粉营养成分标识不符 海淘和原辅料应纳入监管

奶粉营养成分标识不符 海淘和原辅料应纳入监管

2015-01-01 11:04:4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8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总局)公布“42 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抽检覆盖85家在产企业的产品及部分进口产品,检出不符合国家标准的11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31批次。

奶粉营养成分标识不符 海淘和原辅料应纳入监管

  同时,食药监总局公布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组对6家奶粉企业审计核查结果,指出这些企业存在不符合持续生产许可条件或者严重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重不落实等。

  奶粉行业经过一轮GMP认证升级改造后,问题依然不少。相对于第一次抽检结果,国内奶粉业已不存在霉菌毒素、致病菌等问题,但这次抽检产品,主要在营养元素上不少企业栽了大跟头。

  陕西红星乳业负责人王宝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营养元素标签标识出问题,企业不应该出这样低级的错误。同时,企业对新规也存在经验不足。

  2015年7月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开始实施,新标准要求比旧标更严格,如对营养成分的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有更清楚更明确的规定。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此次出问题原因在两方面,一是配料方面把握不准,二是计量单位校验不准。小企业抽检不断出问题,主要是因为缺资金,在工艺改造、设备更新换代上比大企业困难。但越是管理和质控出现问题,政府越会加强检测。

  营养成分标识不符

  国家食药监总局此次公布的是5-6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监督抽检结果,抽检国产样品4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2批次。抽检进口样品121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相对于第一二次出现霉菌毒素、致病菌以及硝酸盐超标,此次不合格是出现在营养元素添加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标示值是否符合检测值。

  《关于42 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显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11批次,涉及6家企业,主要是硒、亚油酸、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二十碳四烯酸的比值、维生素C、叶酸等营养元素低于或者超过国家标准,被判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1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样品主要是营养元素检测值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检测值与标识值不符合。陕西红星乳业一款幼儿配方羊奶粉(冠悦)(3段)1个批次,检出锰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与其他企业选择沉默不同,8月5日,红星乳业董事长王宝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锰不合格,我们不找理由,红星接受直面消费者。”

  在采访中,一家有产品被检出不合格的企业人士指出,这次食药监总局抽检营养元素不合格,主要是受2015年7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简称《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影响,新实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对营养元素标识实施点值,而之前实施的是范围值,政策交替过程中会出现符合国家标准但与实际检测值不符合的问题。

  比如之前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对于营养元素的标识要求为范围值,“每100g乳粉中铁的含量为6mg~11mg”;而现在标识为具体的数值。相关奶粉行业资讯可查询《奶粉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家大企业奶粉业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实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对行业是有一些影响,新标准要求营养元素宣称,营养成分在产品中的含量达到相应产品标准的最小值或允许强化的最低值时,可进行含量声称;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做标识。

  他说,如果标识不符合会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前国家主要监管大企业的产品,现在加大行业监管,对小企业也就严格了。

  王丁棉表示,这次抽检出问题的是中小企业。一方面小企业配料方面把握不准,二是计量单位仪器校正不准,原则上企业每年都要校正一次。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筹钱途径少,工艺改造、设备升级换代要比大企业困难。

  上述被检出不合格的企业人士表示,政策变化比较大,持续性不足,企业就得不断变化应对措施去适应,会有跟不上。自2013年奶粉行业实施“双提”(提高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以来,政策不断出台变化大,希望在维护食品安全的同时,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

  海淘和原辅料应纳入监管

  多位乳业企业负责人表示,2014年国内奶粉市场,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市场占比几乎持平,国产占比53%,外资和进口占47%。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永军表示,消费者现在更倾向海淘购买海外奶粉,今年包括海淘、海外代购等跨境电商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将会达到30%。事实上,海淘鱼龙混杂,消费者有可能会买到质量差的产品。

  雷永军表示,跨境电商现在发展迅速,但是存在监管空白,目前跨境电商只在海关备案,大量产品进入到自贸区,但是产品为个人购买,食药监部门抽检存在难题。而且没有经过备案的海外产品都可以卖到国内。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现在针对企业生产流程管理、生产环境监管,一严到底,对大企业虽是好事,但是对行业反而带来更多冲击。

  他说,对国外进口奶粉,国家食药监总局同样要严格监管。跨境电商处于监管之外。现在监管部门用新的标准对国内奶粉加强生产流程、环境的监管,建议也需要对海外品牌的生产流程、环境重新认证,并公布以便购买。

  王丁棉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改变监管方法,将奶粉原辅料全部纳入监管过程中,这样能避免漏洞出现。

更多奶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奶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