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药品电子监管码被叫停 监管码工作仍在药企进行

药品电子监管码被叫停 监管码工作仍在药企进行

2016-01-01 10:40:0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推行了8年的药品电子监管码,2月20日晚间突然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叫停。记者从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及零售企业等多处获悉,由于药品电子监管码推行较为成熟,且是药品追溯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多数药企仍旧按部就班进行“赋码”、“扫码”。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监管码突然被叫停感到意外,如何追溯每一盒药品的流向,下一步药品追溯将采取什么方式成为业内及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推行已8年的监管码突然暂停

  药品电子监管码从2008年开始在我国推广,是指在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包括一个条形码及一串数字。但是,普通商品的条形码是“一类一码”,而药品电子监管码则是“一件一码”,具有唯一性。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系统上传信息,使得赋码药品从生产到出厂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能被实时监控。最初是按照国家推广、药企自主加入的方式进行。

  2015年1月,总局发布《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要求所有药品生产、批发及零售企业必须在去年12月31日前,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加印药监码,并进行数据采集上传。也就是说,药品监管码将成为药品行业的一项硬性必备指标。

  2015年2月20日晚间,国家食药监总局突然发布公告,明确暂停执行2015年1号公告《药品电子监管全面实施的有关规定》,同时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征求意见,意见稿中取消了药品监管码的相关内容,包括取消了监管码作为药品必备项目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药品追溯制度”。

药品电子监管码被叫停 监管码工作仍在药企进行

  监管码的工作仍在药企进行

  总局暂停电子监管码之后,药品的生产经营有什么变化和计划呢?北青报记者走访了本市几家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

  以生产中药制剂为主营的某药企表示,对药品监管码相关工作并没有立即停止。“现在是暂停执行,也没说禁止执行,我们公司执行药品监管码的这套体系好多年,比较成熟了。”该药企质检部负责人说,“突然间暂停也比较意外,但据我了解,多数药企对于监管码的工作都还在正常进行。”

  “目前关于药品监管码的政策还不是很明朗”,该负责人认为,虽然取消了监管码,但也提出了“药企要建立追溯体制”,而如何追溯也没有做统一的要求。因此,从药品生产方面来说,“出于对药品追溯的需要,会继续进行监管码的工作”。

  采取同样做法的还有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监管码的工作没有停止,仍在正常扫码上传记录。”公司的营销总监介绍说,实行药品监管码的确加大了工作量,但目前来说,“在没有更明确的政策出台前,我们还会继续实施药品监管码”。

  而在零售药店方面,据了解,本市的多数零售药店已在去年入网,并申请了电子监管码的密钥,“就是给每一个门店开通了电子监管的账户,也配备了相关密码。”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药店负责人表示,“密钥还有没有用,我们也在观望,等待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下一步政策。”

  暂停电子监管码 追溯的唯一性成盲点

  2016-2021年电子监管码喷码机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药品电子监管码与普通商品条形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唯一性”,可以准确记录每一盒药品的去向。此次暂停监管码之后,如何追溯每一盒药品的去向成盲点。

  有观点认为,通常来说,若是药品出问题都是某一批次的产品一起出问题,所以“批号条码”也能起到追溯作用。据了解,除了电子监管码,部分药企也会通过生产批号等对药品的流通进行记录。以金象大药房为例,“药品都是总部统一购进,统一配送,每个药品的批号盒数量在系统中都有相应的信息,包括这些药品去向了哪些门店,都有记录”。

  但业内人士认为,缺失了电子监管码,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意味着缺失了单一药品的去向。“生产批号是同一批次产品所共有的,具体到每一盒的流向,还是很难追溯”。

  而“可追溯”在药品上是必要的,“特殊商品质量有保障、过程可追溯,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错的。暂停了电子监管码,这期间的追溯,就只能靠药企的自律。”

更多电子监管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子监管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电子监管码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