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复旦6500万美元卖抗肿瘤药专利 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药物投入

复旦6500万美元卖抗肿瘤药专利 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药物投入

2016-01-01 11:01:5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学者在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日前,在网上曝出的一则复旦卖抗肿瘤药专利的新闻报道,让全球都十分的关注。大家都很好奇这一次复旦卖抗肿瘤药专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复旦6500万美元卖抗肿瘤药专利 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药物投入

  3月15日,复旦大学与美国HUYA(沪亚)公司在上海达成协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青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IDO抑制剂有偿许可给美国HUYA公司。此次许可转让将至多为复旦大学和杨青教授带来6500万美元的收益。

  据了解,IDO抑制剂作为具有新药靶、新机制的药物,可应用于治疗肿瘤、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白内障等多种重大疾病,社会、经济效益前景广阔。

  目前,国外医药行业对于IDO抑制剂药物的市场前景颇为看好,多家国外知名药企均宣布要加入IDO抑制剂的研发竞争。但现有的IDO抑制剂普遍抑制效力低下,尚无IDO抑制剂药物问世。截至目前,美国NewlinkGenetics公司与美国Incyte公司研发的相关化合物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而杨青带头研发的新型IDO抑制剂,已经申请了国内专利和PCT国际专利,有望成为第三个进入临床实验研究的IDO抑制剂。

  据悉,协议签订后,美国HUYA公司将向复旦大学支付一定额度的首付款。若该IDO抑制剂在在国外临床试验结果取得优效;在欧盟、美国、日本成功上市;以及年销售额达到不同的目标后,美国HUYA公司向复旦大学支付累计不超过6500万美金的各项里程碑付款。

  “可以说,6500万美金是一个比较可观的价格。”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易八贤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此次复旦大学与HUYA的合作给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树立了很好的范本。

  易八贤表示,相比国外更为成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目前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向国外输送研究专利存在模式瓶颈,最显著的就是创新药物在课题研究阶段的估值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多最新抗肿瘤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抗肿瘤药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因为现在国内并没有从事此类估值的专业机构,科研机构内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这样的专业部门。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的研究机构市场化程度太低,这使得国内的研究在国外的市场上常常不被认可或者估值偏低。”易八贤说。

  “在过去,欧美国家在创新药研究领域一直领先国内,国内向国外输出专利的案例并不多。”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告诉记者。他表示,创新药物研发是一个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过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创新药领域基础研究和高端研究都较为薄弱,再加之中国新药研发出来之后审批手续较漫长,并且要通过招标才能够进入医院,企业对于开发自主创新药的积极性不高,市场上的国产药以仿制药为主。

  随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出,国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加大了自主研发创新药物的投入。

  易八贤透露,在最近的7、8年里,国内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数量已经达到了30种以上,国内的药企和科研机构向国外市场输送药物和专利的情况渐多。

  目前,国内的自主知识产权新药正在进入爆发增长期。2月26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刘谦在全国卫生计生科教工作会上介绍称,“十二五”期间,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药为前50年总和的3倍;其中,139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较“十一五”期间增加12.5倍。技术改造了200余种大品种药物,提高了临床用药可及性。

更多抗肿瘤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抗肿瘤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