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年初国储棉抛储政策开启 棉花价格最新行情一跌再跌

年初国储棉抛储政策开启 棉花价格最新行情一跌再跌

2016-01-01 17:15:3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2016年以来,从年初到现在,棉花的行情无疑围绕着如何解读抛储政策的大逻辑来展开的。过度乐观到过度悲观,价格从9500直上16000,堪称大落大起。

  年初市场对抛储解读过于悲观

  2016年年初,市场对国储棉抛储政策的解读过于悲观,市场的行情一跌再跌。年初跌到了9500,甚至有人认为会跌到8000,ICE跌到40 美分。当时市场上认为,不仅抛储巨大的数量会对市场形成严重的冲击和打压,同时对于我们中国纺织的消费也看的非常悲观。用棉量越说越小,导致了市场整体悲观的气氛一边倒。而后来我们看到整个国际市场并没有呈现相同的下跌幅度。 我们的消费实际上并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上升。 尤其是后期低价棉出现后,我们的价格真正和国际接轨,我们的企业甚至迎来了一个久违的高利润,棉纱利润都在1000元以上。

  当下棉价会否继续上涨?核心在于抛储。

  到了今天我们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说我们棉花价格是一天一个价地上涨,棉花消费还能延续增长吗?

  由于抛储时间上的推迟,然后又看到了抛储数量和进度,远远没有像当初承诺的那样,满足市场的需求或期望。 比如说如果每天三万吨的抛储量成交率达到百分之七十,抛储量就会增加。结果是三万吨常常达不到,天天100%成交,更不用说增量了。从开始对政策的解读,到抛储演绎的过程,就是期现货走过的过程。 至今,我们仍然是在围绕着抛储政策的解读,实施,期待,来交易的,其它都是浮云。

  抛储数量的不足,导致市场采购积极性大增,甚至可以用恐慌来形容,都不为过。 国内棉价快速上涨,导致国内棉纱涨价,纱的涨价导致进口纱增加,进口纱价格坚挺,又带动了外棉价格大涨。 这个演变的过程,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但决定性的因素是抛储政策。 所以,这就是政策市。 可能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资金推动,技术图形,印度棉价涨价,美国农业部报告,等等。 都对, 但核心逻辑还是抛储。 换言之,如果抛储如政策所言,每天保证3万吨,不够就抛5万吨,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期现市场交易过程会有何不同吗? 答案是100%的确定。

  其结果是什么?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同时也是双刃剑,国内纱厂遭遇重创,消费下降,进口纱增量,接下来大大刺激世界各国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去库存变得艰辛,漫长。不要以为储备棉库存,对于财政是一件无关大碍的事情,稍有一点经济常识,就可以计算出,由此每年产生的费用,质量变异,也是数以百亿级别的浪费,且无人收益。 2012前,棉花消费占全球纺织纤维的50%以上,到目前的仅仅约27%左右。棉花消费大幅下降的起因就是12年的高棉价,导致各种人造纤维大举代替了棉花。棉花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一轮棉花大涨,下游反映很慢,人造纤维价格不跟,都会给价格高启的棉花未来的消费,埋下隐患。

  尽管看上去,日抛储量不足,但我们五六两个月还是抛出了一百万吨。实际上一百万吨,加上进口,加上今年的现货,对于两个月消费来说还是够用,甚至富裕的。

  但为什么又产生了如此的恐慌?

  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希望增加库存,应对接下来不确定的供应。二是有很多国储棉花是被贸易商拍去了。在统计上,可能百分之四十的比例,除去一部分是替纺织厂代拍的,棉商买了棉花以后会套保,形成了自己的库存。

  如果这个商业库存比如说是百分之二十,那我们的企业通过抛储,真正拿到棉花的有效供应就是百分之八十。这样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棉花市场的供应量。那就开始显得有点不足了。

  棉商收棉利弊共存

  期货火箭般蹿升,现货价格滞后,导致套保的基差极具吸引力,且越来越好。棉商没有不介入的理由。但是市场一直上涨, 也就没能给这部分棉花流入市场的机会,这部分棉花就变成了商业库存。我们都知道是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一旦下跌,期货也会跌的幅度大于现货价格,基差改变,不愁这部分棉花不进入市场。 所以,棉商参与,也是双刃剑,提供社会融资,更多的售后服务,更主要的是价格也一定会更具竞争力。

  接下来市场如何走,取决于抛储政策,就是政策市,甚至在未来,以抛储为主导的数年里,政策都一定是至关重要的。一切其它的因素都将退之次要。反过来,到时可以看到,我们的政策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就不信,我们的棉花是80美分,国际市场能涨到90美分。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棉价低于国际市场,就是那89.4万吨的进口,我们也不需要。 短期内,国际市场还不至于那么牛吧。 迄今为止,抛储政策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所交易的,调整不大。虽然本周保证了每天的3万吨抛储量,但是成交率和成交价,说明需求未得到满足。 市场在期待一个量到质的变化,而且期待了很久。诉求版本,内容极其充分,结果呢?实在是超出常人的想象,继续期待。

  期棉居高位上行动力不足

  棉花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统计表明,目前棉花的确进入到了一个高价位区域,从原来的9500,到近期的16000,上升了将近70%,但是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抑制消费,往上走相比过去,肯定没有那么大的动力,但是涨跌接下来不取决于市场上基本面简单的分析,都说了是政策市。政策是否调整和调整的力度决定了未来的市场走势。不做任何调整,市场涨多高不好说,因为供不应求,紧张的库存得不到满足,市场上总有一部分消费是刚性的,不能没有棉花,那么就必须去买这些棉花,必须是价高者得。

更多棉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棉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棉花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