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落地:我国化肥产业迎机遇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落地:我国化肥产业迎机遇

2016-01-01 17:00:1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由我国主导制定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其颁布实施落地有声。尤其在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借标准国际化这一“东风”为我国化肥产业科技创新、技术输出、产能合作、贸易往来等方面蕴育了新的机遇,为行业注入了正能量,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同时,这一国际标准的颁布让中国化肥有了国际话语权,为我国肥料企业走出去开辟了快车道,具有里程碑意义。

控释肥料

  机遇一 促进国际贸易,为产品出口创造条件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表示:“中国是化肥第一大国,但不是强国,强国体现在技术、生产、贸易和标准等方面,尤其标准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此次标准的制定是化肥史上的一次突破,是我国肥料行业走出去的一次创举,这一标准对规范市场、肥料生产和肥料贸易起到标杆作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国际组织处副处长刘昕坦言,控释肥料国际标准以我国的控释肥行业标准为基础,是国家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成果,这一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肥料产品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

  标准专家组成员、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表示,控释肥国际标准填补了控释肥在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的空白,在国际上通用,有利于促进控释肥产品国际贸易。

  机遇二 加大技术输出,推动产业升级

  2016-2021年中国控释肥料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控释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相对欧美起步较晚,但10年来我国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从追随到赶超,从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化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控释肥国际标准的颁布将为行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认为,控释肥环保高效是我国鼓励发展新型肥料的重点,随着其快速发展,行业内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技术。这些产品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化肥行业的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建议要加大控释肥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一代控释肥的产品,提高性价比,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要,为实现化肥零增长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合作,实现产学研联合。加大输出,鼓励企业上下游合作,向基础肥料企业输出技术,实现共赢,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周竹叶表示,控释肥料作为新型肥料之一,曾被誉为‘贵族肥料’目前在我国已经实现平民化,其国际标准的颁布是肥料行业的一个突破,把握住了我国肥料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方向,顺应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形势。

  作为参与制定控释肥国际标准的企业之一,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说,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将促进全球范围内控释肥产品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并将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肥料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肥料行业健康发展。

  机遇三 开展产能合作,带动产品国际化

  我国控释肥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标准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化肥行业走出去。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主任、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刚介绍说,控释肥料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很受农民欢迎,社会效应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制定国际标准,让全球看到我国对于新型肥料发展的重视程度,从而将优秀的新型肥料产品、技术、服务及时地进行输出。周竹叶建议,化肥企业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做到产品国际化,而且技术、装备、标准也要实现国际化,从而引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潘爱华强调说,从资源角度分析,我国多煤少油少气,油、气多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化肥行业应该成为我国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行业。为此,建议企业应建立“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到海外建厂,尤其要借助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更多控释肥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控释肥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