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共享单车成资本焦点:多个平台展开融资竞赛

共享单车成资本焦点:多个平台展开融资竞赛

2016-01-01 11:05:5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网约车的“烧钱大战”尚未停息,“共享单车”又成了资本关注的焦点。进入十月以来,共享单车平台一轮接一轮的融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就在两个月之前,摩拜单车还没有进入北京市场,ofo也只是大学校园里学生专用的小黄车。而现在,几家单车平台已经在投放、运营、融资、公关之间展开了竞赛。

  来自单车市场最新的资本信息是,10月13日,摩拜单车宣布获得来自腾讯、高瓴资本等投资的上亿美元融资。

  这场融资竞赛究竟何时结束,已然成为媒体关心的话题。

  疯狂的投资节奏

  从8月初ofo单车获得来自真格基金和王刚1000万元A+轮融资开始,凤凰科技根据公开信息进行了梳理,发现仅摩拜、ofo、小鸣、优拜四家企业已经累计获得了十轮融资。

  融资信息

共享单车融资信息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不仅有红杉资本、中 信 产 业 基 金、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入局,滴滴、小米、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们也已经展开了布局规划,自行车制造企业凯路仕投资小鸣单车,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更为共享单车增添了一笔谈资。

  根据滴滴战略投资ofo时透露的信息显示,未来在滴滴APP有望直接体验到ofo的服务,而在小米入局后,ofo的CEO戴威也说双方将进行硬件和供应链方面的协同。

  有趣的是,作为滴滴多轮投资方的腾讯,此刻却与滴滴分站两队:腾讯向摩拜单车投资了数千万美元,而滴滴则向摩拜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ofo提供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共享单车是一个好的生意吗?

  互联网向来专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非赚钱,但潜在的盈利能力仍是判断一个创业项目能否存活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说,“一个对公众有价值的服务,最终肯定能找到赚钱的办法”。从国内外历史来看,单车项目亏损倒是常事。

  2013年5月在纽约上线的Citi Bike,运营10个月就有累计600万订单数,40万会员,但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每年的亏损金额估计在数百万美元。

  北京也曾经有一家叫做甲乙木的共享单车公司,但因为亏损严重卖给了公共单车租赁公司方舟,但方舟也因为亏损而最终倒闭。方舟一度成为北京最大的公共单车租赁公司,最终也因为亏损严重而倒闭。

  当时方舟的经营人员曾表示,只要政策允许经营车身广告就能盘活市场。除了这些自行车租赁公司外,杭州公共自行车收入依靠广告和向其他城市输出系统,去年依然亏损500万元,但这已经是国内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小鸣单车CEO金超慧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市政系统的有桩单车和现在互联网模式的无桩单车相比,成本中包含了布桩布线的费用,甚至高达万元。而无桩单车的财务模型是相对比较好的,所以才能在资本市场得到热捧。他表示,许多有桩单车公司也都收到了地方政府的要求,希望能够改装成无桩单车。

  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为摩拜单车算了一笔账:每辆车每天可接4单,最低收入4元,一年下来约1500元,按照每辆单车3000元的成本核算,两年即可回本。按照这个算法,ofo单车成本300元,三个月即可回本。摩拜每辆单车寿命为4年,ofo每辆寿命6个月。看来成本寿命比值也是各家公司竞争的关键。有消息称,摩拜正在设计生产成本千元左右的小蓝车,但官方却拒绝透露任何信息,目前尚不知道其具体寿命如何。小鸣单车方面正在自主设计并交由凯路仕生产的两种车型中,高端版也在千元左右,低端版大概在300元左右。

  除了单车租赁的收入外,共享单车还有巨大的支付价值和广告价值,APP本身也会沉淀大量的押金。这些都将会为项目本身的盈利提供大量的机会。

  会出现单车界的“滴滴”吗?

  ofo资本方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喊话:“拼车、代驾、专车均在90天内结束战斗,单车共享不会例外!”而另一单车共享品牌Mobike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则回应:“年内ofo若能超过Mobike,熊猫合伙人将在国贸裸骑。”共享单车领域的激烈竞争,从投资人的态度即可见一斑。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规模呢?按照金超慧的说法,这是一个GMV能够达到300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整体估值将达到20-30倍GMV,也就是将会有千亿美金的估值。因此,他估计,在共享单车领域出现一个现有滴滴规模的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些公司中,谁会最终打败所有竞争对手,最后一统江湖,成为单车界的滴滴呢?目前来看,摩拜和ofo最占上风。这两家公司在资本层面都在C轮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并且身后拥有各类优质资源。

  ofo现已在市面上投放了7万辆单车,摩拜也投入了2万辆车。前者已经走出校园,现在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小黄车的身影。而后者也正式宣布进入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座城市深圳。

  对于5公里内的单车需求,有媒体报道,胡玮炜看到的一个数据是,每一百个人需要一辆自行车。以北京现在有2000万人左右计算,大概就有20万辆自行车需求市场。目前摩拜在北京和上海投放的车辆各在一万辆左右。金超慧表示,现在的市场远远未被覆盖,对于后发的选手而言,还有很大的机会。更多相关行业分析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脚踏自行车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在滴滴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可以看出,融资能力或许并不是决定谁能最终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在滴滴与摇摇、大黄蜂等的竞争中,运营水平、执行能力甚至于创始人的意志都要更重要。而目前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之间,所有的先发和后发之间差距也未超过半年。想要超越周围所有竞争对手,他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更多单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单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单车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