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汽车行业轻量化竞争升温 中国品牌技术储备明显落后

汽车行业轻量化竞争升温 中国品牌技术储备明显落后

2016-01-01 09:19:3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舒适、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汽车上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汽车整备质量也出现了长期上升的状况,给汽车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新能源车则由于自重较重,不利于续航里程的提升,产生了“里程焦虑”,对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近年,国外豪华车品牌接连推出具备轻量化设计的新产品,产品形式已从小众化的高性能跑车,向普通轿车、新能源车覆盖,汽车轻量化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未来高端车型轻量化的竞争方向,中国汽车品牌在这方面仍缺乏建树。

汽车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竞争愈演愈烈 意义深远

  2016-2021年中国汽车轻量化材料(金属)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民用量产车的轻量化就已经开始发展。包括奥迪、捷豹路虎等豪华车品牌开始认真着手研究,从设计与使用轻量化材料层面上来实现车型的轻量化。轻量化对于民用车型的意义,集中在两点:提升对能源消耗的经济性与车辆性能的优化。

  有相关资料显示:当汽车质量降低10%时,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可以说,在汽车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的当下,轻量化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然而轻量化设计的初衷虽好,但是对于整车设计而言,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工程。比如,在使用轻量化车身材料上,比较初步的方式是将车身覆盖件转变为铝合金、碳纤维等相对于钢更昂贵的轻质材料;而如果想实现彻底的车身轻量化,使用多种复合材料研发车身架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对于车辆结构设计、安全标准、材料加工工艺、供应商条件、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环节必将提出更高要求,对汽车主机厂以及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储备也是极大的考验。

  中国品牌汽车轻量化技术储备显不足

  汽车轻量化设计的大规模应用,目前还少见于中国品牌车型之上。早在2011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曾发布《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其中汽车轻量化赫然在列。近年来,中国品牌力争向上,创造高端车型的劲头愈演愈烈,但对于轻量化这一国际化趋势,却仍没有一款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出现,在技术储备和市场化进程上明显落后。

  从产业角度来看,轻量化对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形成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势头迅猛,新能源车普遍采用的动力电池组使车身增重明显。一辆纯电动紧凑级轿车的整备质量往往比同级别燃油车的质量增加200-300公斤,相当于正常满载所增加的质量。背负着沉重的电池,将增加能源消耗、降低车辆整体性能,是目前新能源车隐藏的一大问题。

  另外,轻量化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支持今后汽车产品发展的意义更为实际。因此,解决汽车轻量化的难题,将有希望为中国汽车企业打开新的局面,真正从核心技术实力上成为汽车强国。这一步,还是走得越早越好。

更多汽车轻量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轻量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