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民球鞋”重回市场 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国民球鞋”重回市场 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2016-01-01 10:18:3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七八十年代曾经风靡全国的飞跃、回力和双星球鞋都是一代人的回忆,但是在新兴国内品牌崛起和知名国际品牌入侵的背景下纷纷陷入了沉寂。据了解,近几年来随着复古小白鞋的潮流蔓延,老国货飞跃鞋重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动辄以500至1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不过在中国,飞跃鞋售价在20-600元之间不等。

  据记者了解,飞跃鞋在国内没有统一生产商、经销商,卖家鱼龙混珠都自称正品、有授权。其中的真真假假,让消费者难以分辨。

国民球鞋飞跃

  市场乱:7家厂商的争名战

  有近60年历史的老品牌飞跃鞋,在国内市场经营之路十分坎坷。

  记者从网络购物平台搜索“飞跃鞋”,出现900多个店铺,约5000个单个商品信息,售价在20-600元之间不等;再搜索“飞跃官方店”则出现约50家名称相近的商铺;搜索“飞跃旗舰”则有数十个结果。这些网上商店标记地址包括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四川等全国各地,而且这些商家全都标称自己销售的飞跃鞋“绝对正品”。

  在与多家网店客服人员交流中,记者发现,飞跃鞋有多个不同的生产商。如,上海飞跃、上海胶鞋一厂、上海大孚橡胶厂、浙江生龙、上海生龙、大博文等均在咨询中被提及。

  相关资料显示,上海胶鞋一厂是上海大孚橡胶厂的前身,后来发展成为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但记者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了解到,有两家名为“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公司,但两家公司的注册号不同,法人及股东信息也大有差异。其中一家已在2011年注销登记,原登记地址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另一家仍成立于2003年,目前存续在营状态,登记地址为上海市长宁区。

  记者尝试从网络平台购买一双飞跃鞋,商品包装袋上写着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制造商为温州弘月鞋业有限公司。记者随即拨打包装袋上的联系电话,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的接线工作人员称:“我们的鞋保证正品,温州弘月鞋业有限公司是我们公司的一家经销商,那些也都是正品”。

  在实体店内,飞跃鞋的渠道同样混乱。记者在家乐福四元桥店看到,有三款飞跃鞋在售,一类经典款的飞跃鞋的标识为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生产,另外两个较新款鞋的标签上写着“商标持有人: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商标被许可人: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

  经过查询发现,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官网的公司介绍中写着,“享有‘飞跃牌’商标使用权”;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的官网写着,“商标持有人大孚橡胶有限公司,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管理”。

  对此,记者联系到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的商标使用权已于去年7月到期,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拥有飞跃商标使用权的厂商。她还强调:“我们和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是一起经营的,长宁区的公司是办公地点,浦东新区得公司是工厂地址”。上述工作人员还透露,温州弘月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飞跃鞋曾被消费者举报,而且不是正品,此外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家乐福超市曾被举报出现卖假货的情况。

  另外,记者经过查询发现,虽然名字同为“生龙”,但上述“浙江生龙”与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差别极大,“浙江生龙”的主营业务为研发销售汽车座椅部件、安全件、器械等业务,未涉及橡胶、鞋类的生产、营销。

  授权乱:代理标准各自为政

  飞跃鞋为何渠道混乱?记者发现,飞跃鞋代理门槛极低、合作企业对授权方式也是口径不一。

  其中,地址显示为上海市长宁区的上海大孚橡胶有限公司,向飞跃鞋的区域销售代理收取品牌授权费3万元,押金2万元,品牌授权费可以酌情减免;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向代理商收取品牌授权费3万元,保证金3万元;温州弘月鞋业有限公司则不向代理商收取任何保证金、授权费费用。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仅收取代理商的保证金5000元,另外要求单次发货必须一箱以上(一箱是20双)。

  上述几家公司都表示,收取押金和保证金是为了防止代理商之间恶意竞争,避免刻意压低价格,因此要求经典鞋款的市场售价不能低于39元,但对于售价上限不做要求。无论实体店还是网店都要遵守上述规定。

  不过,市场上常见到低于39元的飞跃鞋。北京商报记者在网购平台上看到,一家名为“国货正品球鞋店”的店铺,销售的飞跃经典款球鞋售价为23-35元。在页面上的商品详细介绍中,还挂着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授权书。该店铺在2015年开始销售飞跃鞋,截至10月30日,该店铺飞跃鞋的月销量已超过1100笔。

  商标乱:卖到了国外却跟自己无关

  飞跃鞋市场混乱,品牌授权杂沓,与“Feiyue”商标缺乏管理脱不开干系。

  记者在中国商标网查找有关“飞跃”、“feiyue”、“Feiyue”等商标字样,发现有数百条申请记录,这其中有不少从事鞋业生产、销售的公司或者个人提交商标申请,但多数都被驳回或再次申请、待审批的状态。不过也有从事机械、咨询服务的公司,提交的商标通过审核。

  据了解,飞跃球鞋诞生于1959年的上海,前身是上海胶鞋一厂,上海胶鞋一厂的前身则是大孚橡胶厂。1986年上海胶鞋一厂改制,飞跃重归大孚橡胶厂。1990年,大孚橡胶厂将飞跃鞋的商标使用权给了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但是商标的专用权仍然归大孚橡胶厂所有。然后大博文又归入到上海双钱集团名下,再后来双钱集团将飞跃的商标使用权授权给了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

  经历了一系列经营权和商标权变更后,目前在生产飞跃球鞋有两家企业:除了拥有商标授权的生龙鞋业,隶属于双钱集团的大博文为了保证原有工厂一两百号工人的饭碗,获得允许后依然可以生产一部分老款飞跃鞋。

  飞跃鞋混乱的经营权和商标权归属让其一次次错过发展机遇,更无暇顾及长期存在的假货问题。除此之外,飞跃始终将自身定位在低端市场,产品价格多在几十至一百多元的区间,其中经典老款的飞跃鞋单价仅为35元。

  关于飞跃鞋,还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在欧洲成了价格不菲的潮流单品。

  事实也确实如此,2005年时旅居上海的法国人Patrice Bastian无意中发现了飞跃鞋,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潮流元素和商业价值。随后他找到了当时拥有飞跃商标使用权的大博文鞋业,经过协商获得了飞跃的口头商标授权。但是由于商标专用权仍在大孚橡胶厂,所以实际上大博文的口头授权并不合法。

  无奈的是,法国人已经抢先在欧洲注册了FEIYUE商标,又找到其他的中国工厂代工生产。在欧洲卖到几十欧元一双的FEIYUE鞋实际上与大孚橡胶厂、大博文鞋业和生龙鞋业均无任何关系。

  飞跃品牌的拥有者还在以生产制造的观念在经营,既缺乏相应的营销手段和渠道推广,也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意识。时至今日,依然定位低廉、缺乏产品附加值的飞跃球鞋在转型之路上遥遥无期。

  最后,关于国货的规范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提醒,企业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外,国家鼓励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但更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