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文化产业资本涌入带来双重影响 走出去是大趋势

文化产业资本涌入带来双重影响 走出去是大趋势

2016-01-01 15:22:5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火热,受到资本青睐,“文化+资本”的组合越来越流行。今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有文化企业就相继上市。资本的进入无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但投资盲目、质量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不过,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上市公司以天价估值并购影视公司的热情迅速降温,“资本热”退潮。“文化+资本”,不能只是资本游戏。如何避免“一窝蜂”现象,构建共赢共处的健康关系,仍需审慎思考。

文化

  催生泡沫、整合优势,资本涌入带来双重影响

  “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很广泛,一些非专业的资金来源可能会一窝蜂地上,疯狂抢夺,对产业热点推波助澜,反而误导行业趋势。”谈到资本运作可能给文化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某文化投资基金副总裁这样说道,“以VR技术为例,由于这个行业过于热门,导致许多项目价格高得离谱。”

  资本的涌入催生了泡沫,这在影视行业尤为明显。在2010年全国票房突破100亿元之后,2015年,全国票房突破440亿元。票房高达24亿元的《捉妖记》、约16亿元的《港囧》、紧随其后的《夏洛特烦恼》……高票房国产电影不再是凤毛麟角,高歌猛进的中国电影市场也点燃了金融资本的热情。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年初遭热议的《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仍令人记忆犹新,事件背后是“脑洞大开”的资本运作游戏:《叶问3》的投资方利用关联公司造假为其票房保底,从资本市场圈钱套利。“这是典型的资本炒作的案例,通过营造虚假票房来炒作二级资本市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说。

  过多的资本进入使“挣快钱”成为趋势,“热钱、快钱涌入,一些理性的投资者反而没有项目可投”。对明星、IP的追捧不再停留于荧屏。不少有明星入股的影视公司,一成立就被上市公司高价收购,明星作价入股十分随意。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你情我愿”式的高溢价收购频频上演,将损害产业生态,不利于持续发展。

  担忧不止于此。魏鹏举认为,投融资过程可能使一些企业丧失优势,文化的价值也可能因为资本的炒作而下降。

  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经济回报高、易与新技术对接、易与相关产业融合等特点,被视作朝阳产业。嗅觉灵敏的资本闻风而动,使其成为竞相追逐的宠儿。“既有来自行业外的资本,也有行业内资本的扩张。”魏鹏举说。

  虽有弊端,但资本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政策、技术和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建投华闻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向东说。资本被视作文化产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关键,从内部看,资本能够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资源的优势整合,从外部看,跨界和海外并购能够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

  纵观全球,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等,都是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手段完善产业链布局,成为业内巨头。“资本的介入为企业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供给,既有利于吸纳新技术、团队和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尝试、产业规模的扩张也有帮助。毕竟资本的灵敏度高,能够产生推力。”一位文化产业投资人表示。

  规避问题、改善环境,文化资本走出去是大趋势

  得益于充足的资金供给,文化产业的池子越来越大。在享受红利的同时,如何规避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文化产业与资本健康互动,同样很必要。

  政策的引导不可或缺。“要将国家资本投入到真正具有文化价值和关怀的文化内容上,努力改进文化供给。”北京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总裁张大为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是一个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天价片酬、保底发行、票房造假等,是每个国家的影视行业发展都曾经遭遇的,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问题就把责任怪到资金头上。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资金都不是产生问题的源头。”

  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获表决通过。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加强对票房收入的监管、让虚报瞒报票房收入行为承担相应罚责等内容被写入其中,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对过去的无秩序、盲目、信息不对等,现在文化产业的投资正逐渐趋于理性,也有相关机构对资本进行考核与评估,“未来会有更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更多相关文化行业资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文化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文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文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