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药物流想象空间巨大:顺丰杀入药品流通

医药物流想象空间巨大:顺丰杀入药品流通

2016-01-01 11:03:0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日,顺丰旗下成都顺意丰医药有限公司与赛诺菲合作成立药品流通公司。据了解,顺丰从2014年开始布局医药冷链,今年年初成立“冷运事业部”。根据规划,顺丰还将加大对医药冷链网络和设备的投入,并计划在2016年完成4亿元收入的目标。

  一位医药流通公司负责人表示,顺丰等第三方物流的加入,将会带来行业洗牌。今年2月国务院发文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只要符合药品运输要求的社会快递公司,都可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而在今年3月爆出山东疫苗大案后,包括顺丰在内的快递公司都在积极布局。

  实际上,医药物流的想象空间巨大,随着医改推进,医药流通企业将在下游对接医院,上游对接药品生产企业,并与生产企业议价,代替药品招投标的部分功能。

  “不过,顺丰快递等第三方物流要撼动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上药集团、九州通在医药流通领域的地位亦非易事,目前顺丰最缺乏的是上下游客户资源与品种资源,还有很多行业隐形进入壁垒。”上述负责人指出。

顺丰

  杀入医药流通

  成都顺意丰医药有限公司与赛诺菲的合作是赛诺菲中国第三家、西南地区首家医药物流中心项目。

  赛诺菲中国供应链负责人表示,在对顺丰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审计考察后,才最终选定顺丰冷运作为其在华医药物流供应商,在双方合作的第一阶段,赛诺菲将把制药药品的运输交付顺丰,后期根据业务推进,希望把疫苗配送业务一起交付顺丰。

  业内人士看来,能够获得国际医药巨头的青睐,将医药甚至未来疫苗业务一同交付,印证了顺丰医药物流乃至冷链物流的实力。

  GSP明确规定:经营疫苗或生物制品的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冻)储存、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冷藏措施;疫苗运输采用的冷藏车辆及冷藏(冻)箱,应能自动调控和显示温度状况;药品运输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将运输车辆作为药品的储存场所。

  据2016-2021年医药物流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了解,顺丰很早就开始关注冷链物流的市场机会,2014年3月便单独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2015年顺丰成立五大事业群后,医药物流事业部一直被归入供应链事业群中,而今年年初,顺丰成立“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业务内容直接向总部汇报。

  顺丰官网显示,截至2015年底,顺丰已拥有约1.5万台营运车辆,以及遍布中国大陆的近1.3万个营业网点。此外,公司目前拥有30架自有全货机,搭建了以深圳、杭州为双枢纽,辐射全国的航线网络。与此同时,顺丰拓展国际件服务,目前已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快递服务。

  不惟顺丰,中国邮政、UPS等快递巨头也在切入医药物流领域。有流通行业人士表示,相比于传统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顺丰在运输速度、营业网点还是物流处理能力方面,均有很多药商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冷链甚至比很多药商都好,而且在运输网络中装载GPS与GIS货物定位系统,全力保障运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顺丰医药冷运负责人马建聪指出,冷链物流一般由药品商业流通主导,销售分销决定了冷链药品的流向,各个商业企业均根据自身销售情况建立冷链配送模式。相较而言,社会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冷链药品的配送经验和专业知识,在提供运输服务时容易发生运输风险,从而导致药品企业不信任社会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能力。

  医改想象空间巨大

  国家政策也助力顺丰等快递巨头的医药物流布局。

  今年2月,国务院发文规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只要符合药品运输要求的社会快递公司,都有可能加入到全国1.3万家医药商业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中来。

  而按照国家医改的思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价,药品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是只与一个配送商打交道,特别是占比较大的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中小型药品经营企业与城市核心区外的药品零售终端,均对第三方物流需求明显。

  九州通天津医药公司总经理陈燕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版GSP中对于医药企业的仓储温湿度实时监测、冷链物流以及运输等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冷链尤其是疫苗、血液制品等医药品类,仓储、运输成本非常高,很多小型企业因成本高而退出。

  事实上,医改带来的药品流通变革巨大,这为顺丰等快递公司的发展带来想象空间:药品流通企业将对接医院药房及上游药品供应商,并在今后与后者议价,取代部分药品招投标的功能。

  “顺丰等第三方物流的加入,或会带来行业大洗牌,以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化医药物流将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陈燕武表示。

  不久前,商务部发布《2016年上半年中国商贸物流运行分析》称,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医药物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很多医院开始尝试药品、器械的物流外包,借助于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公司,对医院的院内物流体系进行规划设计,服务外包,实现医院药品和物料的管理、存储、配送和服务直达病区和门诊。医药物流企业还为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合作开展院内智慧物流、物流延伸服务、承接医院药库外设等形式多样的创新业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顺丰等快递虽然在网点布局上,甚至冷链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其还存在较大短板,即顺丰等最缺乏的是上下游客户资源与品种资源,另外还有很多行业隐形壁垒。

  “未来,快递巨头切入的方向,或者承接专业冷链物流与配送,或者作为被委托方承接医药公司或生产厂家的药品配送转配为主,直接销售配送医疗机构或OTC终端难度较大。”上述负责人说。

更多医药物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药物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