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青海西宁推动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网络校校通”

青海西宁推动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网络校校通”

2016-01-02 10:32:1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2016年,西宁市多举措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共同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了西宁教育混合云数据中心,为教育信息化各项应用部署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云服务环境。

青海西宁推动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网络校校通”

  96%学校实现“网络校校通”

  在西宁教育混合云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全市各级政府共计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班班通”硬件设施、计算机房、录播教室、校园网络升级改造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97%的教学班安装了“班班通”,96%的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如,以录播教室为基础搭建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可将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制后作为全市师生培训、学习的共享资源,实现不同地区师生的同步学习,解决偏远学校因缺师少资导致的国家规定课程开不足、开不齐的问题;还可通过课堂实录等资料,让名校、名师带动区域教师共同参与教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区域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3D虚拟仿真实验室显神通

  与此同时,西宁市还建成了覆盖县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西宁市虚拟仿真实验室”和“西宁市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实验室”为教学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规范操作步骤、提高实验能力提供了3D虚拟实验平台,可使学生多次反复直观地进行3D实验操作,且突破了因危险性、无实验场地等对一些实验的限制。“数字图书馆”则为全市2万余名师生提供了教学辅导、教学管理、课外读物等优秀期刊资源,让城乡共享优质资源成为现实。

  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

  另外,西宁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广中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主要做法是通过与企业、高校合作,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创客、翻转课堂、PAD电子书包教学试点;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西宁市同时还搭建了“西宁市中小学学业水平检测及分析评价系统”,以加强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2016-2021年中国教育信息化需求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更多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教育信息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