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各大城市街头,随处可见各种美容会所、养生馆、微整形等商家,中国美容行业现状和前景如何呢?下面随中国报告大厅小编一起来关注一下。
目前我国的美容行业发展平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不过美容行业的乱象也不容忽视。
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美容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达8500亿元,同比增长15%,未来5年将保持15%到20%的年增长率,发展前景可观。然而,另一方面,粗放式发展、同质化恶性竞争、欺骗式过度营销等诸多问题,也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少隐患。究竟是“颜值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还是“美丽陷阱”屡屡上演?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美容健康类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美容行业存在毁容、虚假宣传欺诈消费、强制消费者消费、使用有瑕疵或假冒伪略产品、黑整容,国际字号满天飞等乱象。
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美容美发美妆店,相对繁华的商圈还可见其扎堆经营。
因创业门槛低,利润相对较高……当下,不少人都想从这个行业中分羹而食,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在日渐白热化。
已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美发店老板杜先生告诉记者,正常来说,每个商业小区内家庭式美容美发店有一两家就合适,但目前情况是,多数小区临街店铺或一栋楼里就分别有好几家,生意越来越难做。
“除了一些中、大型美容院,家庭小作坊式的小店更是比比皆是,恶性抢客、无序促销等屡见不鲜。”另外一位美容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许多美容美发店常因产品和营销的同质化而尽显疲态、前景暗淡。“实际上一些小店的产品服务和经营模式都差不多,消费者当然愿意选择更优惠的,我们只能各想办法争抢客源,甚至有时不惜亏本经营。”
三分之一生生不息、三分之一奄奄一息、三分之一悄无声息——业内对美业终端的这一描述虽然残酷,却无疑也是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长久以来,美业发展一直靠卖产品挣钱,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品牌商、代理商也错将大量人力物力放在产品营销上,并最终导致下游的美业终端靠拼产品销量赢一时之利,无序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理念方向上的错误亟须扭转。
美容行业不能处于三不管的“灰色地带”。医疗美容本属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但非法美容往往出现在如美发店、美甲店、会所、工作室、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中,超出卫生部门管辖范围。而工商、药监等部门又无法对美容整型的业务进行监管。监管的缺失,导致行业违法成本低,非法行医不能得到有效震慑和治理。
目前,我国的美容整形市场越来越大,消费需求旺盛,各路商家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美业未来的发展靠的一定是科技、服务、技术等核心因素。
行业除了自身要在经营和服务上下功夫,也需要监管部门实施更全面的管理,政策上的支持和人才上的保障同样不可缺少。
工商、食药监、卫生、公安等部门应跨部门协作、联手出击,不断完善美容行为标准与服务规范,健全美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美容业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