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相对于正规的电影而言,具备门槛低、投资少、时长短的优势。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短视频传播的爆发,微电影行业火爆发展。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电影行业年产量大约为2万部,全年共计有300多个微电影节、微电影奖、微电影评选活动,不断促进微电影产业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监管的缺失,目前的微电影产业还存在着内容粗制滥造、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
事实上,微电影并不是新生事物,在国际上按惯例称“电影短片”,在中国改名较晚。由于其门槛低、投资少、时长短,加之互联网发展,短视频传播的爆发,加速了中国微电影的生长。尤其是随着近几年资本的介入,各行各业对微电影创作的热度持续高涨,微电影也日渐成为各大视频网站提升流量、吸引用户付费的重要砝码。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电影行业年产量大约为2万部,全年共计有300多个微电影节、微电影奖、微电影评选活动,不断促进微电影产业的发展。
虽然微电影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但是相比于正规电影,微电影投入较低,费用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而且制作简单,准入门槛低,颇受年轻人的喜爱。特别是《老男孩》、《父亲》、《默默》、《上位》等一些微电影的成功走红,让微电影一度成为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的新宠。
但值得注意的是,微电影在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宽松的政策监管也给了不少微电影人钻空子的机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容粗制滥造、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此外,宽松的政策监管也给了不少微电影人钻空子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中心主任张之益表示,很多网生内容在发展初期,为了获取更高的点击量,常借色情与暴力元素频打内容擦边球,带来较多负面影响,“年产量高达2万部,说明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但这个数字也反映出,因为缺乏专业的渠道和人员进行操作,微电影的内容质量难以获得保证,这便是监管缺失的后果”。
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执行秘书长、戛纳国际微短片节秘书长郭洪波认为,目前微电影行业没有行业标准,门槛太低,造成市场混乱、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标准,会让从业者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做微电影,难以做出精品。政府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政策,难以给微电影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没有标准更是无法评价好坏,使得好的微电影缺乏往上走的空间。”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正式宣布针对网生内容开启“备案登记制”,不但前期制作不合格的网生内容不许播出,播出后炒作过度造成不良影响的节目也会被下架。“对于微电影的监管也应该达到这个程度,监管收紧并不意味着被束缚,而是引导网生内容不断成熟的必经之路。”张之益强调。
最后,2017-2022年中国微电影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分析,相对于中国成熟的电影市场而言,微电影还只是一个新产业,很多东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只要过了这条河,那么便是康庄大道。
更多微电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微电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