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信息消费政策红包将不断 释放信息消费市场潜力

信息消费政策红包将不断 释放信息消费市场潜力

2017-01-01 10:03: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信息消费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17年将有更多相关信息消费领域政策不断出台。

  “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数字经济”“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等吸睛热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消费需求快速扩张

  经过多年的信息基础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信息消费的内涵正在迅速改变,形态也在迅速的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在迅速扩展。可以看到,信息产业正呈现产品创新合商业模式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特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获得市场空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向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体验,使得产品创新转化为实质的价值。

信息消费政策红包将不断 释放信息消费市场潜力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提升至90.1%,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手机网民的激增,必然会给移动消费带来更多的用户,其中信息消费也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对GDP增长直接贡献0.26个百分点。更多最新相关信息消费行业政策分析内容请咨询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信息消费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2017年信息消费领域政策将不断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我国今年将围绕促进信息消费出台一系列措施。数字家庭、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产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包,到2020年,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6万亿元,到2025年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将对信息消费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国内经济需求潜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工信部将根据《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年内出台多项促进信息消费的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并加大提速降费工作的实施力度,以及加速推进信息消费示范应用城市工作等。

  此外,在多个信息消费产业领域,今年或将有更具体的政策措施出台。在数字家庭产业方面,政府将出台政策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并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在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方面,我国将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虚拟现实产业方面,将出台系列政策强化VR产品的战略规划,指导有关标委会加快标准的制定,重点鼓励VR核心芯片和显示器件等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VR创新产品和系统集成设计,加快构建VR相关应用的开发环境和测试系统环境。

  信息消费的市场规模将被激发

  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的外延。届时,新的产品和服务将层出不穷,信息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水涨船高。

  2017年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工业产品的智能化,信息消费规模将不断取得新突破,信息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明显上升,对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大。目前,各类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正在快速培育,这将催生一大批应用亮点和新型供给,引爆海量信息消费需求。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例,其快速发展使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场景成为可能,并通过搭载视频、游戏、娱乐、电子商务、本地信息服务等多元化应用,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官体验和消费服务,激发更多信息消费潜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彭波表示,扩大信息消费除了能带来经济增长,还将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渗透,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机遇是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会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 能化水平;信息消费则有助于提高新兴城镇活力,确保城镇化顺利推进。

      信息消费市场潜力值得开发,因为信息消费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互联网+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正向着融合方向发展。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