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广东省食药监局大力整治校园食堂、互联网订餐

广东省食药监局大力整治校园食堂、互联网订餐

2018-01-01 09:33: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殚精竭虑为民生,一食一药总关情”。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广东将食品安全战略工程率先落到实处。2017年,围绕网络订餐、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酒类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拳出击,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广东各大校园,省食药监局提出了学校食堂“灭C行动”,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建设“明厨亮灶”,引入社会监督,让学校食堂时刻处于阳光监管;面对互联网订餐这一新兴业态,监管部门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积极建立政企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打造智慧食药监。

  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我省食药监局严守每一道防线,始终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紧紧围绕“四个最严”要求,多措并举,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食堂:

  创新监管模式“明厨亮灶”覆盖率超96%

  在广州市天河区金穗幼儿园,通过一排高清电子显示屏,执法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就能清晰收看多个方位的食堂监控,从烹饪、打菜到清洁消毒,实现校园食品安全全流程监督。

  去年7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明厨亮灶”建设规定的指引》,将“明厨亮灶”建设规范纳入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推动学校食堂全面建设“明厨亮灶”,创新监管模式。

  “除了加强日常监管,我们希望通过建设透明玻璃橱窗、视频监控学校食堂后厨加工流程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校的主管主体责任,让校园食堂厨房时刻处于‘阳光’下。”据省食药监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处长林淑英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明厨亮灶”的学校食堂达23275家,覆盖率超过96%。广州、珠海、惠州、东莞、中山等市积极探索将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情况在网上直播,引入学生家长进行远程监督,引导社会共治。

  除了后厨看得见,广东省食药监局还对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量化提级和“灭C”行动,助力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再上台阶。截至2018年4月,我省共有持证学校食堂24099家,量化分级评定完成率为97%。其中,优秀等级(A级)占比为32%,良好等级(B级)占比为67%,一般等级(C级)占比为1%,良好(B级)等级以上学校食堂占比达99%。

  “根据以往的专项整治经验,我们创新推出了‘部署—检查—通报—督导—整改—提升’的‘闭环’监管模式,环环相扣,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林淑英说,随着我省校园食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年的校园食堂专项整治将走向智能化、精细化监管。“在加大飞行检查、抽样检查的力度的同时,确保主要食品原料百分百可溯源、食品留样工作严格遵守规定、重视校园食堂餐具清洁消毒等细节,让监管跑在风险前。”

  网络订餐:

  政企合作大数据智慧监管

  无证经营、餐食外包装破损、无法提供正规发票……随着网络外卖订餐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用户提供多样选择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隐患。

  针对网络订餐经营表现的突出问题,去年4月至8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督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重点监督检查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由于信息审核不够严格规范,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上存在着不少无证经营或假证、套证经营的违法商家,或是对地址、图片等信息造假,使消费者难以辨别网络店铺是否正规。”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整治,共处理了1147户无证经营、1183户超范围经营的入网餐饮商家;在发现省内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公示许可信息或者公示不符合要求情况后,分别向北京市局移送了百度外卖平台、向上海市局移送了饿了么平台的相关违法违规线索。“经过专项整顿行动,全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持证率、公示率分别达到97.5%、91.7%。”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管水平,省食药监局还多次召开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约谈会,督促进驻我省的主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如饿了么、美团外卖、京东到家等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整改,落实网络食品经营责任义务。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入我省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共拦截不符合要求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商11757户,下线处理6138户,自我审查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面对网络订餐这一新兴业态,省食药监局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信息手段,探索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实现智慧监管,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据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我们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合作协议,以强化信息化和大数据为支撑,通过数据交互、协作处理、数据共享等方式,共同强化源头防范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各地市局通过建立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联络工作机制、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交流平台等形式,定期组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分枝机构召开联席会议,探索构建网络餐饮联络工作快速联络通道,逐步实现许可信息、抽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量化分级信息及平台经营信息等食品安全数据互通共享。”

  农村食品:

  以突出问题为抓手打通监管“毛细血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乡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是重要基础。近几年,随着城市消费者安全意识和消费理念的提升,“小作坊”加工点、“三无”食品等悄悄转移到农村,使农村地区成为问题食品制造、倾销的重灾区。

  “以土榨花生油为例,我省多个地市存在着家庭作坊式的花生油小作坊,由于原料储存条件、生产加工行为的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生产的花生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据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规范花生油小作坊生产加工,确保食品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该局起草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花生油小作坊生产加工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土榨花生油小作坊的原料选购、存放、工艺、生产设备与储存容器的清洁、快速检验等进行了规定。

  此外,面对各地普遍存在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者,我省各地食药监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食品小作坊引进相关生产技术,规范生产加工行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同时,逐步引导食品小作坊向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发放食品小作坊登记证7917张,获证率98.26%。主要集中为食用植物油、豆制品、肉制品、糕点、酒类、凉果、河粉等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全省共建成食品小坊集中加工区35个。江门、湛江、韶关等地建立了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实现了“零”的突破。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办法》;划定或临时指定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区1048个,食品摊贩10493档,从业人员14657人,发放摊贩登记卡3017张。

  林淑英说:“通过大力推进登记食品生产小作坊、划分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区和发放食品摊贩登记卡工作,能达有效提升监管效果,解决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小、水平低、隐患高’的问题。”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其对假冒伪劣食品的鉴别知识和能力,省食药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进行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抵制假冒伪劣食品。

  数据

  2017年春季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广东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115839人次,检查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合计57510户次。其中,检查各类学校食堂23990户;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33452户,发出责令整改各类食品经营单位共计7490户。

  2017年专项整治期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29724户次(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5584户次),检查食品销售者205330户次(其中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64263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70109户次(其中学校食堂34447户次),监督抽检食品126249批次(其中不合格3092批次)。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159个,清理无证生产经营户6785户,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9373份,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4045件,罚没金额4518.6万元,查扣假冒伪劣食品887876.4公斤,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20件,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1660件。

  2017年网络订餐专项整治,共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46212户,发现无证经营1147户,超范围经营1183户,立案查处202宗。全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持证率和公示率分别为97.5%和91.7%。

更多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