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液化气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引发关注。在部分区域市场中,企业间的价格联盟现象成为不完全竞争的典型缩影。以某县级市三家液化气公司为例,其曾通过签订价格协议约定统一价格与市场份额,导致液化气价格从每罐约55元涨至85元以上,冬季更达90元并长期居高不下。这一案例折射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串通行为对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的深刻影响,需从市场结构、案例剖析与治理路径等维度展开深入探讨。
液化气行业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生源于双重因素。一方面,当部分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或技术升级实现成本优化与规模效益时,小规模企业往往因竞争力不足被迫退出市场,导致行业竞争者减少。少数头部企业凭借较高市场份额获得价格影响力,如国内部分家电行业曾呈现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进入壁垒” 的存在进一步固化市场结构。液化气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其经营需政府特许,这使得新企业难以轻易进入,客观上为现存企业形成竞争保护屏障,为价格联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液化气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策略互动成为关键特征。当市场主体数量较少时,企业间的经营决策具有强关联性:一方降价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提价则可能伴随 “搭便车” 现象。企业在竞争中面临合作与非合作两种选择:非合作模式下,企业通过提升管理效率、改进工艺或研发新品争夺市场,可能引发价格战,短期内让消费者受益;而合作模式下,企业倾向于组建价格联盟,通过协同定价与分配市场份额谋取垄断利润。尽管理论研究表明价格联盟因个体逐利冲动易瓦解,但在特定行业与监管环境下,仍可能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短期稳定。
某县级市液化气市场的价格联盟案例具有典型性。该市场存在 3 家企业,其中两家位于城区、一家位于郊区。郊区企业成立初期以低价策略引发价格战,市场价格一度降至每罐 42-44 元,形成三家企业均分市场的格局。但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缩水,最终三方达成协议:停止降价竞争,统一价格并约定 25%、35%、40% 的市场份额,通过互派监督员、定期核对销售数据等方式确保协议执行。销售报表详细记录各企业销量及占比,超份额企业需向低份额企业 “购买” 气量,这一机制使价格联盟维持多年,液化气价格长期高于 85 元 / 罐,消费者承受高价压力。
这一联盟对市场生态造成多重负面影响。从消费端看,高价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变:部分家庭转向煤炭等替代能源,高效燃煤器具的普及加速了这一趋势;另一些家庭增加电力消费,节能电磁炉等设备的推广为用电提供便利,导致液化气消费总量萎缩。从企业端看,固定份额与收益分配削弱了创新动力:企业无需通过提升服务或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内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 的现象抑制了活力。从长期看,这种非市场化竞争模式损害企业生存能力,价格联盟本质上是企业应对短期竞争压力的权宜之计,难以持续支撑行业健康发展。
液化气价格联盟的危害性凸显治理必要性。此类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关于禁止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规定,但因其隐蔽性往往难以及时察觉,需多维度强化监管。
首先,强化消费者监督力量。消费者作为直接受害者,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是市场监督的重要主体。监管部门应通过宣传引导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对举报线索经查实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形成 “全民监督” 的治理格局。
其次,优化特许经营行业的价格监管机制。对于政府设置 “进入壁垒” 的液化气行业,监管部门需加强动态价格指导。结合周边市场价格数据与成本变动,运用数字化手段科学调整指导价,避免价格长期固化。同时,加大价格检查频次,定期向社会公开市场价格信息,提升透明度以遏制暗箱操作。
再者,提升违法成本震慑力。价格联盟的根源在于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逐,若处罚力度不足以抵消违法收益,难以形成有效威慑。以案例中 3 家企业为例,其年非法获利近 2000 万元,而每家仅处罚 25 万元的标准明显偏轻。监管部门需建立合理处罚比例,使经济处罚与违法所得挂钩,提高企业投机风险成本。
最后,构建信用监督体系。将价格串通等失信行为纳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公开违规者名单、建立网上公示平台等方式,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强化信用惩戒机制,对严重违法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推动行业形成以诚信为基础的竞争生态。
总结而言,液化气行业的价格联盟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物,其通过人为操纵价格与份额损害消费者权益、抑制行业创新。治理此类行为需从激活社会监督、优化监管机制、强化法律震慑与构建信用体系等多环节协同发力,打破市场垄断壁垒,引导行业回归公平竞争轨道,最终实现市场效率提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双重目标。这不仅是规范液化气市场的必要举措,更是推动整体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实践。
更多液化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液化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