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ic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领域被不断使用,2023年我国ic行业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以下是2023年ic行业产业布局。
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ic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目前,ic的应用领域不仅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等传统产业领域,更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获得新的机遇。
ic产业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的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长期支持。2020年,在国家政策扶持带动下,我国ic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内ic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159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56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62%,预计2023年ic产业规模将达8520亿元。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ic产业链。
南京市打造“一核、两翼、三基地”的产业地标,力争每个产业地标建成一家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创新平台,实施ic与半导体装备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工程。
无锡市签约引进天津中环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研发生产项目、上海华虹无锡基地项目等。ic行业产业布局指出,不仅填补了产业上游材料生产环节这个“缺环”,而且在芯片设计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补齐了短板,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形成了ic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合肥市推进ic与本地新型显示、装备制造、家电等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分别在高新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经开区(存储、装备)、新站高新区(显示驱动、材料)形成产业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松江G60科创走廊等区域创新发展能级,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创新链的动力效应,全面实施ic的“上海方案”。
整体来看,随着我国芯片、传感器、存储器等行业对ic需求的不断上升,预计我国ic产业规模到2023年将突破8500亿元。
以上就是2023年ic行业产业布局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