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模式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电子商务模式,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网上商店为购物者提供购物环境,消费者通过网上选购及网上支付完成购物流程。
通过对B2C电子商务行业分析了解到,B2C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持续增加,且经营产品由原来的音响图书、服装、日用品等简单易描述商品转向越来越多商品类型,网购商品种类已基本不受限制。未来我国B2C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内容如下:
一方面,对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的追逐,促进各大垂直平台纷纷向综合平台演进如图书领域,当当网大力发展百货,上线当当超市、电器城,拓展服装、母婴、家居品类,其曾经的主营品类图书业务,已进入不了当当网销售规模类目top10;如美妆领域,聚美优品拓展服饰内衣、鞋包配饰、居家母婴等频道。
另一方面,各大领先B2C平台通过平台开放,实现角色转型和商业价值延展。平台开放拓展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从传统的进销差价转变为获取平台入驻费、店铺销售抽成、网站展示位置的广告收益、关键词竞价收益以及店铺增值服务费用(如仓储租赁费、物流费、数据分析工具)。同时,通过平台开放降低自营业务带给资金投入和团队运营方面的压力,迅速延展品类,更好向综合性平台发展,以获取范围经济,并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
我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个电商领域日益成熟,无论是平台竞争还是用户网购渗透率都已接近饱和阶段;而以农产品、生鲜、医药、本地生活服务为典型代表的民生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当前各大电商平台拓展的重点市场。同时,跨境电商将是未来电商平台追逐的新风口。更多最新B2C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查找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B2C电子商务模式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从标品到非标品体现的是用户从追求功能价值到追求情感价值的变迁。在电商1.0时代,为用户习惯培养阶段,图书和3C等标品更利于降低用户的信任成本。同时,用户对标品的消费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的功能价值,随着用户网购习性的培育和消费文化的升级,用户对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追求逐渐引爆了非标品市场,如食品、美妆、生鲜、本地生活服务等;
从低价到高价体现的是用户追求价格导向追求价值消费的升级。用户消费能力的升级,品牌电商的崛起,线下服务的完善,共同推动了诸如奢侈品、珠宝、艺术品等电商的兴起。
从商品到服务,体现的是用户从追求商品消费体验到线下服务体验的转变。本地生活服务类电商涵盖衣食住行(餐饮、零售、票务、旅游、出行、奢侈品等),居家理财(房产、家居、装修、社区、汽车后市场、金融等)、结婚育子(婚庆、教育、母婴等)以及健康美业(医疗、体检、美甲、美容等)诸多领域。
经过数年野蛮式增长,国内电商的发展的流量红利将逐渐消失,各类电商平台将在进一步延伸品类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诸如仓储物流、会员管理、产品规划、精准营销、大数据分析等等,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大数据将成为各类电商平台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利器。借助大数据和商业智能,将能为B2C平台带来四大核心价值:一是实现精准营销,二是辅助产品规划决策,三是推动客户关系管理和价值挖掘,四是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
知名B2C平台纷纷构建O2O发展体系,实现流量入口和场景入口的整合。
如天猫投资高德,与银泰网在双11联合试水O2O,万达影城入驻支付宝钱包。天猫已实现了“四通八达”的O2O场景,实现了会员CRM和导购CRM的系统支撑。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3G/4G网络、LBS服务的完善,以及诸如移动游戏、移动打车、手机银行等的逐渐成熟对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培育,催生了国内移动电商业务的井喷式发展。
在此大势下,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布局移动端渠道:一方面,纷纷推出独立APP,成为移动端布局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发展移动社交和社会化营销,获取更大流量和用户粘性。阿里巴巴投资新浪微博,京东与腾讯合作,根本出发点均是如此。
电商发展已从价格导向进入到价值导向阶段,且消费者从关注功能价值向情感价值转变,个性化需求日渐凸显,预售模式和定制化成为未来C2B模式的核心趋势。
一方面,预售模式炙手可热。2013年4月,天猫推出天猫预售频道,吸引了诸如海尔商城之类的众多知名品牌商和渠道商入驻。天猫预售能有效实现快速回笼资金,洞察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规划,降低库存等多种价值。
另一方面,定制化生产模式成为新宠。IDX爱定客定制商城致力于C2B电商领域,也是全球第一家个性化开店平台,提供按需生产零库存销售模式,并拥有O2O线下体验店,最长7天即可发货,单品价格200多元。
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是各大平台的战略重心。掌控了用户流量入口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包括门户、社交、搜索、电商等,均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沉淀和挖掘,来大力发展金融类业务,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愈演愈烈,已渐成各类互联网平台的标配。
B2C电商平台已成马太效应格局,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尽显无疑。在互联网标榜去中心化和流量碎片化的外衣下,实则是帝国的本色。
当前垂直B2C的生存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上游品牌化:比如乐淘转型做自己品牌的鞋,变成线上品牌商,以获取更高的品牌溢价,提升利润空间;
二是入驻综合性电商巨头平台,获取丰富流量,如酒仙网借助天猫、京东、当当平台发展;
三是平台整体出售给电商巨头,如红孩子出售给苏宁易购。
总体来看,这三种模式更多是迫于竞争压力的无奈选择,而不是寻求差异化突围的主动变革和创新。B2C平台要打破天猫京东寡头垄断,必须在商业模式上构建差异化策略,可能的突围方向有三个:
一是区域差异化,立足本地市场精耕细作。
二是品类差异化,切入蓝海领域。
三是服务差异化,基于用户思维开展内容经营和粉丝经营。
当前国内B2C平台呈现典型的马太效应和二元格局,垂直类B2C平台流量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加剧,主动寻求与寡头型B2C平台开展合作,提升平台知名度,获取新流量,开展全渠道运营,成为必然之选。
而对于天猫京东寡头型B2C平台而言,积极与品牌商、供货商、零售商及物流在内的各类第三方服务商共建生态体系,快速补强品类资源,覆盖更广阔的目标客群和细分市场,也成为未来平台发展的核心战略。
以上十大模式是小编基于近几年B2C电商发展的动态和演进路径作出的简要概括,有些趋势虽已无新意,但仍深深影响整个B2C电商格局和行业进程。而有些趋势方兴未艾,更是各大B2C平台的角力重点。先入关中者为王,谁能率先洞悉“互联网+“时代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消费者层面的新市场、新模式、新趋势,并打造差异化竞争能力,将决定谁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B2C电子商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B2C电子商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