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生态研究领域,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始终是核心关注点。百里香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且具有多种应用价值的植物,其功能性状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百里香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对于百里香行业技术而言,深入探究其功能性状与环境的适应性,能够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百里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百里香隶属于唇形科百里香属,是多年生小半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其具有生长快、耐寒、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方面前景广阔,同时还是重要的芳香植物,其提取物在医药等领域也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百里香功能性状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 36 个县(旗)进行野外采集,于2023年7月随机获取 59 份百里香样本,每份材料选取 8 个个体。采集地涵盖了不同的经纬度、海拔以及气候条件,为研究不同环境下百里香的功能性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选取株高、茎长、茎节长、茎节数、叶数、叶长、叶宽、叶面积这 8 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实地测量,使用直尺、电子游标卡尺等工具,对每个个体的相关性状进行精确测量,叶面积则通过扫描仪和 Image - J 软件进行计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因子包括气候数据和空间数据。气候数据来源于世界气候网站的 CMIP6 版本,涵盖年均温、最热月份最高温度等多个指标;空间数据中经度和纬度通过实测地的 GPS 坐标获取,海拔数据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的 DEM 数据,分辨率为 90m,为研究环境对百里香功能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59 份百里香的 8 个功能性状呈现出较大的变异范围。株高最大值为 16.5cm,最小值为 1.2cm,平均值 7.63cm,变异系数 43.30%;茎长最大值 356.82mm,最小值 18.32mm,平均值 89.30mm,变异系数 51.33%;茎节长变异系数最高,达 63.67%,叶长变异系数最小,为 19.02%。这表明百里香功能性状整体变异程度较高。
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株高与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茎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纬度、最湿季度平均温度等呈显著负相关;叶宽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最热月份最高温度等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相关性反映了百里香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8 个功能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茎节数与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茎节长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茎长、茎节长等呈显著正相关;叶长与叶宽、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相关性体现了百里香各功能性状之间的协同关系。
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2.01%,可基本代表功能性状变化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 59 份百里香分为 3 类,不同类群在功能性状和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表明百里香的性状和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植物性状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百里香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可能是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而改变自身性状。茎节长和叶数变异系数大,表明其可塑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叶长变异系数小,在种内表现稳定。
百里香的功能性状与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株高与温度相关,体现其喜高温、耐旱特性;茎长受纬度和海拔影响,与降水、积温及太阳辐射有关;叶片性状如叶宽和叶面积与温度、降水相关,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59份百里香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功能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在19.02% - 63.67%。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茎长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叶宽随纬度增加而降低。通过聚类分析,59份百里香可分为3类,性状和地理因素相似的聚为一类。这些研究成果为百里香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2025年的百里香行业技术发展中,有助于指导资源开发实践,推动百里香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更多百里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百里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