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钟表行业生产大国,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产品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和系列化,从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目前的几百种,基本上满足了我国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下为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
2012年以来,受国家大力反腐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手表消费一度陷入低迷。经过四年多的调整,去年下半年起,国内手表行业迎来复苏。随着中产阶层人群扩大和消费潜力释放,手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延续逐步扩展态势,前景可期。
通过对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2016年国内腕表行业整体规模达 667亿。根据数据,2016年中国大陆腕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7 亿元,同比增长 2.1%,较前几年增速显著提升。预测未来三年行业大概保持 4%左右的增长规模,整体行业状况较 12-15 年有明显改善。
在这波腕表行业的复苏中,除去海外消费需求的回流以外,还伴有消费升级引导的内生性需求释放,这将成为未来几年腕表行业景气度提升的持续性推动力。近几年来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较于2012年已增长了40%左右,而这段时间腕表行业的整体规模却停滞不前,四年的市场低迷也积蓄了一定的需求,加之反腐对中高端消费的冲击已逐步减弱,预计之后这些需求能更多的得到释放。
通过对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2007-2016年,我国钟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几年增速逐渐放缓。2016年以来钟表市场低迷,销售萎缩,但2017年钟表企业面对困难主动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网络销售比重,增加产品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实现营收439.3亿元,同比增长16.99%。
“十三五”期间,世界钟表产业竞争格局将不再是传统产业内的竞争,而是新兴产业注入传统产业后的竞争。智能手表、互联网+引发美国等国家积极参与全球钟表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可能引发世界钟表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催生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对钟表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通过对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分析,2016 年前,智能水表产量一直保持 20%的增速。《我国水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智能水表(含智能应用系统)销售收入占全部水表销售比例要达到 40%。除了政策面上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我国智能水表虽然增速明显,但整体渗透率仍然偏低,目前处于 15%到 20%之间,预计到 2020 年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将达到 40%-50%,也就是大概 1.5 亿台中每年50 亿元的市场规模,可以看出整体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当前,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渗透率超过 50%,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80 亿元,多年来增速达到 25%,其中远传表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同时政策面上国家逐渐推动阶梯气价政策的实施也会推动智能燃气表市场的扩大。每年新增燃气表达到 2000 万台,其中智能燃气表约占新增数量的 60%。
在热量表业务方面,随着我国集中供暖面积增长,整体市场面是被看好的。但近年来供热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福利性服务,导致供热企业亏损较多,更换智能热量表动力不足,但是随热改深入和持续城镇化,整体集中供热对热量表的采购前景较好。
由于国网采购放缓,市场预期智能电表采购会有所下降。但我国为了在 2020 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彻底实现智能电表广泛装用,设臵了 4 万亿元智能化投资资金,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建设,预期将会大规模推动智能电表方面的采购。我国相关规定要求智能电表为强制检定设备,在 5-8 年内应当到期轮换。以上便是中国表业发展与趋势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