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彩涂板行业分析报告 >> 彩涂板发展现状

彩涂板发展现状

2018-07-11 16:02:3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彩涂板业内又称彩钢板。它给建筑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家电行业、电气行业起到了以钢代木、高效施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良好效果。2000年消费于商业和消费业的钢业彩涂钢板约131.4万吨,而其中31%即约40.7万吨用于大家电。以下是彩涂板发展现状分析。

  彩涂板发展现状

  国内彩涂板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第一批彩涂板生产线于20世纪80年代分别从美国、英国和日本引进,其中包括年产量24万吨的宝钢1号线、年产量3万吨的北京门窗厂机组、年产量6万吨的武钢机组、年产量5万吨的鞍钢试验机组和年产量5万吨的广州第三轧钢厂立式涂层机组 。自此,以国有投资为主导的彩涂板行业迅速发展。

  自2002年开始,随着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彩涂板生产线数量快速增加,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产能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10%。国内从事彩涂板生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个产业集群地带。国内彩涂板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单个企业对价格的影响能力有限,价格走势具有一定波动性。

  从国内彩涂板产能情况看,2002年以来国内彩涂产能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00万吨产能之多。2001年我国彩涂机组产能仅在150万吨左右,而到2005年底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2006年国内又有武钢、包钢、唐钢、台安等12条彩涂机组投产,新增产能150万吨,目前国内彩涂总产能已达到1200万吨,不过许多产能属于简易产能,发挥并不充分。目前国内彩涂能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辽宁地区9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20万吨,河北地区12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90万吨,京津地区12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05万吨,江苏地区21家企业彩涂产能在210万吨,上海浙江地区17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67万吨,广东福建地区18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67万吨,山东地区7家企业彩涂产能在57万吨。以上这些沿海地区合计彩涂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80%以上。

  从国内彩涂板产量情况看,2006年国内彩涂板产量为226.5万吨,同比增长23.5%,2007年1-8月份产量在189.74万吨,较06年同期增加了41.9万吨,增幅为28.34%,预计全年产量可以达到280万吨。

  从彩涂板进出口情况看,由于前些年国内彩涂产能严重不足,我国一直是彩涂板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彩涂板进口量高达12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3%。近几年随着国内产能的增长和进口价格的升高,我国彩涂板进口量逐年下降。彩涂板出口量出现了飞速增长。2006年我国彩涂板进口为30.4万吨,出口为50.8万吨,成为净出口国。07年1-8月份我国共进口彩涂卷板15.3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17万吨,同比下降25%,共出口彩涂卷板7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9.82万吨,增幅193%。

  整体上看,受益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国内彩涂板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本世纪初的几年,建筑业、装饰业、家电业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彩涂板需求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国内产能的不足,使得国内彩涂板市场供求失衡,需要由国外大量进口。“十一五”期间,我国彩涂板行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和技术升级速度,在加强产品开发、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大部分产品已实现了进口替代,进口总量在不断减少。

  综上所述,彩涂板是金属基板经过彩色涂层机组后,在表面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并经烘烤固化而成的复合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钢结构制造等产业,并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彩涂板生产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满足海外国家的部分需求,出口量近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以上是彩涂板发展现状分析。

更多彩涂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彩涂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