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涂板业内又称彩钢板。它给建筑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家电行业、电气行业起到了以钢代木、高效施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良好效果。2000年消费于商业和消费业的钢业彩涂钢板约131.4万吨,而其中31%即约40.7万吨用于大家电。以下是彩涂板发展现状分析。
彩涂板发展现状
国内彩涂板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第一批彩涂板生产线于20世纪80年代分别从美国、英国和日本引进,其中包括年产量24万吨的宝钢1号线、年产量3万吨的北京门窗厂机组、年产量6万吨的武钢机组、年产量5万吨的鞍钢试验机组和年产量5万吨的广州第三轧钢厂立式涂层机组 。自此,以国有投资为主导的彩涂板行业迅速发展。
自2002年开始,随着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彩涂板生产线数量快速增加,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产能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10%。国内从事彩涂板生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个产业集群地带。国内彩涂板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单个企业对价格的影响能力有限,价格走势具有一定波动性。
从国内彩涂板产能情况看,2002年以来国内彩涂产能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00万吨产能之多。2001年我国彩涂机组产能仅在150万吨左右,而到2005年底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2006年国内又有武钢、包钢、唐钢、台安等12条彩涂机组投产,新增产能150万吨,目前国内彩涂总产能已达到1200万吨,不过许多产能属于简易产能,发挥并不充分。目前国内彩涂能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辽宁地区9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20万吨,河北地区12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90万吨,京津地区12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05万吨,江苏地区21家企业彩涂产能在210万吨,上海浙江地区17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67万吨,广东福建地区18家企业彩涂产能在167万吨,山东地区7家企业彩涂产能在57万吨。以上这些沿海地区合计彩涂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80%以上。
从国内彩涂板产量情况看,2006年国内彩涂板产量为226.5万吨,同比增长23.5%,2007年1-8月份产量在189.74万吨,较06年同期增加了41.9万吨,增幅为28.34%,预计全年产量可以达到280万吨。
从彩涂板进出口情况看,由于前些年国内彩涂产能严重不足,我国一直是彩涂板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彩涂板进口量高达12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3%。近几年随着国内产能的增长和进口价格的升高,我国彩涂板进口量逐年下降。彩涂板出口量出现了飞速增长。2006年我国彩涂板进口为30.4万吨,出口为50.8万吨,成为净出口国。07年1-8月份我国共进口彩涂卷板15.3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17万吨,同比下降25%,共出口彩涂卷板7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9.82万吨,增幅193%。
整体上看,受益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国内彩涂板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本世纪初的几年,建筑业、装饰业、家电业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彩涂板需求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国内产能的不足,使得国内彩涂板市场供求失衡,需要由国外大量进口。“十一五”期间,我国彩涂板行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和技术升级速度,在加强产品开发、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大部分产品已实现了进口替代,进口总量在不断减少。
综上所述,彩涂板是金属基板经过彩色涂层机组后,在表面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并经烘烤固化而成的复合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钢结构制造等产业,并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彩涂板生产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满足海外国家的部分需求,出口量近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以上是彩涂板发展现状分析。
更多彩涂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彩涂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