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舶发动机技术被MAN、瓦锡兰和三菱三大品牌垄断,我国船舶工业多年来在船舶发动机及关重件自主研发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以下是船舶发动机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船舶发动机行业分析指出,船用发动机被称为船舶的“心脏”,目前全球90%以上的远洋船舶采用的是低速发动机。在船用低速机领域,由于不掌握核心研发技术,我国目前只能以专利许可的方式进行生产;在船用低速机关重零部件方面,我国也是以专利制造为主,需要大量进口电控系统、燃油系统、增压器、轴瓦、活塞环等零部件,导致我国船舶工业始终存在“心脏病”问题。
韩、日、中拥有全球船用发动机市场80%左右的份额。韩国在低速发动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和日本在中速发动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船舶发动机行业技术特点指出,我国船舶发动机通过技术合作、专利或许可证引进及自主开发研制,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 2019年国内船舶发动机产量979.48万千瓦,出口金额达到了1.6亿美元,增速高达73%。
2019年我国低速船用发动机销售额为120.9亿元,销售量为994.7万马力。受行业整体低迷影响,我国低速船用发动机经历了深层次的调整,之后出现的民用低速船舶发动机企业纷纷破产、重组,我国低速船用发动机行业集中度大增,我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生产企业。
船舶发动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大适应性。船舶发动机已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舰艇和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船舶发动机按其在船舶中的作用可分为主机和辅机。主机用作船舶的推进动力,辅机用来带动发电机、空气压缩机或水泵等。
1、完善的保护和控制系统,采用柴油机职能监控仪,可对柴油机的转速、水温、机油温度及压力等自动测量显示。船舶发动机行业技术特点指出,当柴油机参数超限时能自动报警和停机,可选配远程控制仪。
2、 配套适应性好,WD615C、WD618C系列柴油机飞轮、飞轮壳、柴油机监控仪表、水套排气管、海水泵等零部件通用。柴油机安装尺寸、飞轮及飞轮壳尺寸也相同,方便了配套和维修。
目前,我国市场是韩国企业最大出口国,韩国现代集团每年出口到中国的低速船用发动机达到2-3亿美元,韩国斗山集团一半的订单来自于我国。我国船舶发动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国船用国机”的项目开展,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提高我国船用低速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以上便是船舶发动机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船舶发动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船舶发动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