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球范围而言,只有39%的音乐销售来自实体CD与黑胶,但是日本的指数则翻了一番。实体唱片的销售浪潮令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音乐市场,年均音乐销售额高达24亿4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份额来自CD销售。我们来了解下下CD行业统计数据。
根据日本唱片业协会(RIAJ)的估算,维持巨量实体唱片需求的主体正是分布全国的6000余家线下唱片店。要知道,美国作为世界盈利最大的音乐市场,现在也不过拥有1900家(“过时的”)唱片店罢了(数据来源Almighty Music Marketing)。拥有世界 No.3 音乐市场的德国,目前更是仅余700来家唱片店。
之前网易音乐频道联合音乐风云榜、MySpace、《北京晚报》、《当代歌坛》等媒体从今年三月开始联合进行了“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和发展在线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参加投票的网友中,通过购买CD听音乐的只有15%,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实体唱片市场前景更加惨淡。
网易音乐频道的“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和发展在线调查”的投票结果显示,在所有参加“您听音乐的途径是?(多选)”这个投票的网友中,选择免费下载的比例最高,达39%,有35%的网友选择“在线听歌”,只有15%的人选择购买CD。由于“免费下载”和“在线听歌”是目前数字音乐应用的两种主要形式,互联网对传统唱片业的影响可谓已经根深蒂固。CD行业统计数据到这儿已经结束了,不如再多了解下CD行业吧。
欧美80年代的乐坛已经是很成熟的市场了,一片火热,猫王,杰克逊什么的都是闻名世界。当时听歌也就只能买唱片来听。 所以欧美人早早的就培养了那种买CD听歌的情怀(80年代前大家都是买黑胶)。 所以到现在很多人还是会买CD。然而中国在90年代的时候还是磁带火热的时代。 到了2000年之后的CD唱片慢慢取代了磁带。也在那时候, 盗版CD技术和网络也开始慢慢普及了。然后又过了几年,MP3播放器也出现后火速普及。 所以CD唱片情怀没良好的形成,也就导致了国内不买CD的原因。
在网络音频的时代,CD只是收藏或者对音质要求比较高的小众需求了,怎样利用音乐赚钱,只能靠开发附加值来实现,这也是对中国音乐市场的一次冼牌和整合,虽然很残酷,但以前所谓80、90年代音乐盛世,也是专辑中一两首好歌夹带一些普通作品的产品盛行,对消费者来说未必公平。如何让市场选择出真正的优秀作品,是现在中国音乐界迫切需要做到的。
更多CD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CD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