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车轮企业迅速崛起,全球75强中,中国由2007年的11家上升至2017年的33家。全球汽车产量的持续提升自然带动了钢制车轮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以下对车轮行业概况分析。
车轮行业概况分析,从数量分布上看,亚洲国家居于领先地位。车轮行业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数量最多并 迅速增加,从2006年的16家增长至2017年的33 家;印度企业数量位居第2,为8家; 美国企业数量略有下降,从8家降至5家;台湾、日本、韩国企业数量稳定在3-5家。75强分布从30个地区集中至21个地区。
2006-2017年全球车轮75强数量分布
得益于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车轮产业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发展趋势也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汽车车轮作为一个细分市场,钢铝材料的激烈竞争,已经引起世界钢铁业的关注。在过去的20多年中,钢材的份额从90%下跌到40-50%,对世界钢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现从四大市场现状来分析车轮行业概况。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中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2001年至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以36.36%的年均增长率递增,其增速是同期我国GDP年增速的3倍。车轮行业概况分析,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又创新纪录,产量达到了888.24万辆,约占世界汽车产量的12%左右。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
随着汽车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汽车产业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舞台上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同时,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增加。车轮行业概况分析,汽车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美国为例:近5年来,美国钢制车轮市场向中国、墨西哥等国进口的钢制车轮年均增长率达到12.79%,远高于同期美国车轮市场总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说明美国钢制车轮行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大国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汽车产量和钢制车轮出口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刺激了中国钢制车轮的产量。车轮行业概况分析,2002年-2007年,中国钢制车轮行业的产量年均增长约22.20%。据中国汽车工业2007年年鉴的统计数据,中国在2006年主要钢制车轮生产企业共有33家,其中约有11家企业的年产量达到100万套。
车轮行业概况分析,2002年-2007年,中国钢制车轮年均需求增长率为23.80%,略高于同期行业年均供给增长率。其中部份年份由于汽车销量及出口量高速增长,中国钢制车轮行业出现了一段供不应求的现象。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为国内钢制车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国内乘用车钢轮企业的技术基础薄弱,生产装备条件制约,包袱沉重,造血功能缺乏,无法跟上整车厂的快速发展和要求,车轮行业概况分析,预计2-3内,国内乘用车钢轮的供应将出现短缺状态。商用车钢轮行业散乱、充分竞争和产能过剩的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随着商用车车轮无内胎化,产业格局将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机遇。
更多车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车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