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以改善大气质量。2017年或是大气治理行业最近10年来盈利状况最好的年份,这也为大气治理的升级改造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以下是大气治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气治理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它们也是形成PM2.5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拉长时间周期,以年为单位重新审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情况: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在减少。
(1)二氧化硫:2007年至今,受益于电厂、钢铁、石化等工业污染源的脱硫设施的覆盖率逐渐提升,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基本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15年排放量为1852万吨,较2007年减少25%。
(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2011年达到顶点(年排放量为2404万吨),“十二五“电厂脱硝、非电领域低氮燃烧技术推广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开始逐渐减少,2015年排放量为1851万吨,较2011年减少23%。
(3)烟(粉)尘:烟(粉)尘包含燃烧烟尘、工业粉尘和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从长期来看,烟(粉)尘的减排不明显,2015年的排放量与2008年相当。
“十一五“和”十二五“这十年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效果明显,烟(粉)尘则稍显逊色,但从”十二五“末至今的政策和执行层面看,燃煤电厂全国范围内的”超低排放“改造;关停小型工业锅炉,并施行”煤改气“、”煤改电“;环保督查全面展开,基本呈现了严要求+强监管的态势,未来仍有较大的减排空间。根据《“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预计较2015年将分别下降15%和15%。
根据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燃煤电厂完成超净排放改造1.4亿千瓦,2016年目标完成2.5亿千瓦的改造,由于北京、河北等地区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启动超净排放改造,因此假设全国2015年前已完成0.5 亿千瓦装机的改造,则2014-2016年全国完成超净排放改造的装机约为4.4亿千瓦。因此到2017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改造的装机将过半,超过5.5亿千瓦。
大气治理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从行业排放标准上看,无论是污染物控制指标的数量还是排放的浓度限值,与电力行业的超净排放标准相比,大气治理行业都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在全国性的中央环保督察以后,为了提升环境质量,同时倒逼产业升级,此次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望持续超预期。大气治理的环境政策同污水、固废等其它领域一样,将由污染控制型政策逐步转向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控为目标的环境政策。但短期来看,政策制定的重心仍以限定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主。以上是大气治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更多大气治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大气治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