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范围内,电子烟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尤其是对口味烟和一次性电子烟的禁令,占据世界电子烟产能 90% 的中国电子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与出海不确定性。但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大量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涌入,为这一传统烟草的替代品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烟企业将创新重点聚焦于 ENDS、BT 和 HNB 三类产品。以 HNB 为例,这种加热不燃烧的新型器具,因其工作过程不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符合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成为了市场竞争的焦点。部分企业已为相关创新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足见技术发展在电子烟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接下来,我们将从全球专利视角出发,深入分析电子烟的专利申请情况,全面了解其申请格局、主体及技术特点。
电子烟市场于 2004 年左右初步兴起,因此我们选取 2004 年作为检索起点,截止到 2023 年 11 月 30 日。由于专利延迟公开的特性,部分在此期间提交但未公开的申请未纳入检索范围。我们运用智慧芽检索系统与 Excel 软件,以 IPC 分类号 A24F(吸烟者用品、火柴盒、模拟吸烟装置)为主要检索分类号,并结合电子烟及其加热方式的中英文扩展关键词,如雾化、气溶胶、发热、加热、电子烟、加热不燃烧、低温烘焙、HNB、感受器等进行检索。
《2025-2030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通过分类号与关键词组合的检索策略,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到全球电子烟相关专利申请总量达 43 万项。从申请时间与申请量的曲线趋势来看,电子烟专利申请呈现出两个明显阶段。2004 - 2009 年为萌芽期,全球专利申请量维持在 2000 件左右,市场份额与销售额均较小。2010 - 2023 年则进入快速增长期,申请量从 2010 年的 4000 余件迅速攀升至接近 2 万件。这一增长得益于技术更新、政策影响、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等多方面因素。当前,电子烟行业依旧保持着较强的竞争活力,专利布局的前瞻性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预警与时间参考。
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区域及受理局排名来看,中国无论是作为申请人来源地还是受理局,申请数量均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既体现了国际与国内申请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布局意愿,也反映出国内申请人对电子烟技术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市场的活跃程度。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和日本。中国的申请人主要以麦克韦尔、合元、卓力能等代工生产商为主;美国则以 PMI、BAT、帝国烟草等烟草巨头为主。此外,通过 WIPO(世界知识产权局)和 EPO(欧洲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为 6199 件和 4852 件,这些专利通常质量较高,反映了在电子烟市场的重要专利布局。受理局申请数量代表市场需求与潜力,申请地域则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中国、美国、日韩、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技术与市场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关注价值。
国际头部烟草商的专利申请量达 198765 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 45%,其专利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走向与技术发展路线。对于国内电子烟代工企业而言,与头部烟草商合作是实现产业与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例如思摩尔与合元,凭借紧密合作在专利申请量上领先其他国内代工企业,也成为头部烟草商的优先合作对象。
PMI 的专利申请总量为 56742 件,布局侧重于美国(5130 件)、欧专局(4826 件)、日本(4658 件)、中国(3452 件)、WPO(3283 件)、俄罗斯(2464 件)等市场,地域布局涉及 97 个国家 / 地区,近两年关注欧盟、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中国、以色列、印度等地。其专利侧重感应加热装置、中空管状、通风装置、材料体和水烟筒等。
BAT 的专利申请总量为 50290 件,布局侧重于美国(5155 件)、英国(4444 件)、日本(3774 件)、欧专局(3545 件)、WPO(2737 件)、俄罗斯(2254 件)、韩国(2163 件)等市场,地域布局涉及 104 个国家 / 地区,近两年关注英国、WPO、日本、欧盟、美国、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其专利侧重感应线圈、加热室、感应加热装置等加热单元。
PMI 和 BAT 在专利布局上较为全面,涵盖产品、生产、配套烟弹、包装、药物材料等多个方面,且技术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其专利布局来看,墨西哥、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具有较高的市场增长潜力,国内电子烟企业可考虑在此进行产业布局或专利申请。
全球 90% 的电子烟产能集中在中国,尤其是广东深圳宝安地区。国内代工企业正从 OEM 模式向 ODM 模式转变,自主创新与专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显示出电子烟赛道的创新活力。
思摩尔专利申请总量已公开数据为 5187 件,内部消息称近 7000 件。布局侧重中国(2733 件)、WPO(609 件)、美国(485 件)、欧专局(385 件)、欧盟(310 件)、英国(252 件)、日本(132 件)等市场,地域布局涉及 17 个国家 / 地区,近两年关注中国、WPO、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地。
合元专利申请总量为 4144 件,布局侧重中国(2391 件)、欧专局(540 件)、美国(414 件)、WPO(254 件)、德国(132 件)、奥地利(120 件)、日本(73 件)等市场,地域布局涉及 18 个国家 / 地区,近两年关注中国、欧专局、美国、WPO、日本、英国、欧盟等地。
思摩尔和合元作为中国头部代工企业,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国,涵盖烟支、发热组件、烟油、发热件、油杯等技术分支。由于服务于各大烟草商和品牌方,在美国和欧洲也有一定的专利布局侧重。
相较于国内代工方,国内品牌方的专利申请较少。以雾芯科技为例,作为唯一上市的电子烟品牌方公司,其专利公开量仅 812 件。旗下悦刻 RELX 品牌虽在 2018 年迅速抢占国内市场,但随着国内政策监管趋严,尤其是果味烟和一次性禁令的实施,市场销量大幅受损,在国际市场上也未达到预期影响力,这与其专利技术积累薄弱和布局质量不高密切相关。爱奇迹由外贸商转型为品牌商,凭借 ELFBAR 在一次性国际市场取得突破;斯科尔凭借 crystal 品牌在一次性市场也分得一杯羹,2021 - 2023 年业绩实现 20 倍增长。这表明国内电子烟企业向品牌方转型的趋势正在加强,而转型成功不仅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离不开坚实的专利技术积累。
本文通过对电子烟领域专利的梳理统计,深入分析了其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以及专利技术和地域布局。从整体上看,电子烟未来市场将逐步从电阻加热向感应加热(非接触式加热)转变。在专利技术布局方面,温控电子、感受器 / 加热元件材料以及相匹配结构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国内电子烟产业而言,应高度重视这些技术趋势,加强相关技术与人才的储备培养,以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密切跟踪全球监管政策变化,灵活调整市场与专利布局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更多电子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子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