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雕塑产业布局分析,雕塑可以见证一座城市的精神,并与之融合共生,正如开荒牛雕塑之于敢为人先的深圳。如今,以雕塑为名,将见证坪山新城的朝气与崛起。现对2016年我国雕塑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11日,深圳首个以雕塑产业为主题的文博会分会场在坪山新区雕塑艺术创意园开幕,一场以“见证与共生”的雕塑提名展,触摸到深圳的雕塑与深圳互生共长的灵魂。而雕塑对于坪山,为坪山创意品牌添彩,却又远非坪山的全部,在贯彻落实“文化强市”的战略之下,坪山正在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而在创新驱动的共识下,坪山正坚定地走在“深化改革、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名城的道路上。
作为此届文博会活动重头戏的雕塑提名展,很自然地也被看成是坪山新区向深圳特区成立35周年的献礼。
本次提名展以回顾改革开放为主,对记载、体现广东、深圳改革开放具有历史意义的优秀雕塑作品进行梳理、回顾和展示。参展作品100件,由刘大为、殷双喜、黎明等多位知名雕塑艺术家担任顾问,以邀请深圳优秀青年雕塑家及广东省雕塑名家参展的方式,带着最具有国际性、艺术性、学术性、时尚性、互动性的雕塑艺术作品造访深圳。除了雕塑提名展之外,雕塑展还特别推出“十六雕塑光幕展”。展览以回顾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5周年雕塑历史为主,通过镜头记录深圳改革开放后,包括邓小平雕像、孺子牛雕塑在内的16座最优秀的雕塑代表,发掘、提炼人们记忆深处对历史的记忆。
在文博会期间,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还举办了雕塑艺术品交易会。据悉,交易会现场完成8000万元的雕塑品交易,实现了以会展培育文化品牌、以市场整合文化资源、以交易创造文化价值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了雕塑艺术品的流通交流。通过搭建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突出了坪山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形象。
在深圳市“文化强市”的战略决策部署下,坪山高举文化的大旗,自新区成立以来就一直立足于创新与创造,认真布局文化产业。一方面大力推进已有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引进符合新区发展导向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坪山新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文化之于城市,好比灵魂之于人类,城市的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品质,文化的高度决定城市的高度,坪山之于深圳,经济上是后发,而文化上得先机。”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对于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曾多次在公共场合展示了新区的重视,而这也代表了坪山人文化立区的急切心愿。
从零起步,逐步发展。现如今,新区已拥有名扬海内外的以“大万世居”为代表的传统客家文化,以“东纵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马峦山为代表的山海田园生态文化,以及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华谊兄弟文化城、中央新影全媒体文化产业城、文汇海外华文传媒中心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项目。
同时,坪山新区正在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出台坪山新区文化产业方面政策性文件。综合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的需求,从综合配套、工业设计、影视制作、雕塑产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考虑,出台了《坪山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坪山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新城建设。
雕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为加快深圳国际创意谷建设,新区将“文汇·海外华文传媒中心项目”和“中央新影全媒体文化产业城项目”作为深圳市四个重大文化创意产业签约项目,于去年文博会期间签约。签约金额共计126亿元,其中“文汇·海外华文传媒中心项目”签约36亿元,“中央新影全媒体文化产业城项目”签约90亿元。
另外,中国文汇海外华媒控股有限公司拟同其战略合作伙伴福布斯全球资产发展集团,在新区投资36亿元建设海外华文传媒中心。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促成了项目成功签约,目前正在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在新区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蓬勃发展之时,科技创新驱动也正逐渐成为全区发展的共识和经济转型的重要牵引力。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德林表示,目前,坪山新区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深化改革、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力。
更多雕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雕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