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穩定,貿易逆差自2010年起呈逐年遞減趨勢。2015年和2016上半年分別為貿易逆差3.9億美元和順差0.4億美元。可以看出,2016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逐步增強,但上半年我國外貿延續2015年進出口「雙降」態勢,低壓電器國際貿易形勢十分嚴峻。
進出口增速雙降
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累計進口達到62.8億美元,由於去年基數較高,同比大幅下降9.3%;出口方面,2016年上半年出口延續去年萎靡態勢,出口額63.3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4.7%。
目前國產中、低端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高端低壓電器產品國內除為數不多企業的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抗衡外,大部分國內高端產品市場仍由外企占領,國內產品的占有率仍然較低。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出口的最主要產品為接插件(電壓36V),出口額1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5.4%。另外,大多數產品的進口價格高於出口價格,其中光導纖維用連接器進口單價為348.09美元,而我國出口此類產品的價格只有29.95美元,說明我國出口仍舊以低價的中低檔產品為主,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高。
我國低壓電器進口主要來自亞洲市場,占比74.3%,歐洲市場占比16.9%,北美洲市場占比5.8%;亞洲主要進口國為日本(24.1%)、韓國(8.2%);歐洲主要進口國為德國(10.2%);北美洲主要進口國為美國(5.7%)。
我國低壓電器出口主要也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這三大市場,出口90%左右的份額被這三大市場占據。這三大市場上半年出口占比分別為59.5%、14.6%和15.1%,出口分別同比下降5%、增長7.9%和下降3.1%。亞洲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占比為:中國香港27.3%、日本6.4%、韓國3.8%;歐洲主要出口國為德國、英國和法國;北美洲主要出口國為美國14.3%。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對德國、英國、印度等的出口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增長,說明我國低壓電器企業在開拓傳統和新興國際市場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從日本和韓國進口低壓電器產品金額分別下降了13.6%和2.8%,我國超三成的低壓電器產品進口來自日韓。這其中主要因素為日韓兩國的電器製造商均在國內建立了加工基地,用國內的低廉勞動力生產,進而再度出口並以進口貨高價返銷國內市場。另外,我國有超過36%的產品為出口復進口。
進料加工貿易出口未增值
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進口貿易中,一般貿易占比38.8%;加工貿易占比42.6%,同比減少17.4%,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加工貿易主要區分為進料加工貿易和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以進料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上半年以該方式進口額達24.5億美元,占全部進口額的39.1%。
上半年低壓電器出口一般貿易占比50.2%,同比增加2.7%;加工貿易出口占比38.3%,同比小幅下降10.6%,其中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占比36.8%。進料加工製成品由經營企業外銷出口的加工貿易方式依然是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的最大特點;但一般貿易增速較快,可以看出我國低壓電器的製造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速度正在加快。
低壓電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上半年進料加工貿易進口額達24.5億美元,而同期加工貿易出口額為24.2億美元。這說明,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低壓電器初級產品,經我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深加工再出口後,沒有增值反而還減少了0.3億美元左右,這也是我國低壓電器產品貿易逆差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壓電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中國"雙碳"目標的推進,低壓電器產業正面臨深刻的變革。預計到2025年,中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保持在6%以上。然而,在市場擴張的同時,行業也面臨著環保壓力和國際競爭的雙重挑戰。在此背景下,推動低壓電器產業綠色轉型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本文將從提升行業標準、優化產品能效、完善認證體系等角度,探討如何推動中國低壓電器產業邁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低壓電器產業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承擔起綠色發展的責任。當前,行業內環保標準參差不齊,部分企業仍採用傳統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工藝,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行業需要制定更嚴格的環保標準和工藝要求,推動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採用清潔技術和節能設備。通過建立統一的技術規範,不僅能提升產品的環境友好性,還能增強中國低壓電器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能效已成為衡量低壓電器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目前,中國低壓電器產品的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標準仍有一定差距,部分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提升能效標準不僅能降低能耗,還能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獲得更多份額。
建議相關部門加快修訂現有能效標準,並參考國際最新趨勢,確保中國產品在節能性能上達到甚至超越全球平均水平。例如,在智能配電設備領域,推廣高效能變壓器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可有效減少能源浪費並提升用戶體驗。
為了引導消費者選擇環保產品,推動市場向綠色方向發展,行業需要建立統一的綠色認證標誌和等級制度。通過明確標識,企業可以清晰地展示產品的環境效益,而消費者也能更方便地識別和選擇低碳產品。
此外,建議制定專項補貼政策,鼓勵企業開發和推廣綠色電氣產品。例如,對符合高能效、低排放標準的產品給予研發資金支持或稅收優惠,從而激發企業的創新動力。
為了加速行業轉型,政府可以通過財稅和金融手段提供支持。一方面,針對採用清潔生產工藝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的稅費減免政策;另一方面,鼓勵金融機構推出綠色信貸產品,為低壓電器行業的環保項目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通過這些措施,企業將有更多資源投入到技術研發和設備升級中,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總結
2025年低壓電器發展趨勢表明,綠色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提升產品能效、建立認證體系以及提供政策支持,中國低壓電器產業不僅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還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重要貢獻。未來,隨著各方努力的不斷推進,低壓電器行業必將迎來更加可持續和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穩定,貿易逆差自2010年起呈逐年遞減趨勢。2015年和2016上半年分別為貿易逆差3.9億美元和順差0.4億美元。可以看出,2016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逐步增強,但上半年我國外貿延續2015年進出口「雙降」態勢,低壓電器國際貿易形勢十分嚴峻。
進出口增速雙降
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累計進口達到62.8億美元,由於去年基數較高,同比大幅下降9.3%;出口方面,2016年上半年出口延續去年萎靡態勢,出口額63.3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4.7%。
目前國產中、低端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高端低壓電器產品國內除為數不多企業的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抗衡外,大部分國內高端產品市場仍由外企占領,國內產品的占有率仍然較低。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出口的最主要產品為接插件(電壓≤36V),出口額1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5.4%。另外,大多數產品的進口價格高於出口價格,其中光導纖維用連接器進口單價為348.09美元,而我國出口此類產品的價格只有29.95美元,說明我國出口仍舊以低價的中低檔產品為主,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高。
我國低壓電器進口主要來自亞洲市場,占比74.3%,歐洲市場占比16.9%,北美洲市場占比5.8%;亞洲主要進口國為日本(24.1%)、韓國(8.2%);歐洲主要進口國為德國(10.2%);北美洲主要進口國為美國(5.7%)。
我國低壓電器出口主要也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這三大市場,出口90%左右的份額被這三大市場占據。這三大市場上半年出口占比分別為59.5%、14.6%和15.1%,出口分別同比下降5%、增長7.9%和下降3.1%。亞洲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占比為:中國香港27.3%、日本6.4%、韓國3.8%;歐洲主要出口國為德國、英國和法國;北美洲主要出口國為美國14.3%。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對德國、英國、印度等的出口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增長,說明我國低壓電器企業在開拓傳統和新興國際市場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從日本和韓國進口低壓電器產品金額分別下降了13.6%和2.8%,我國超三成的低壓電器產品進口來自日韓。這其中主要因素為日韓兩國的電器製造商均在國內建立了加工基地,用國內的低廉勞動力生產,進而再度出口並以進口貨高價返銷國內市場。另外,我國有超過36%的產品為出口復進口。
進料加工貿易出口未增值
上半年我國低壓電器進口貿易中,一般貿易占比38.8%;加工貿易占比42.6%,同比減少17.4%,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加工貿易主要區分為進料加工貿易和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以進料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上半年以該方式進口額達24.5億美元,占全部進口額的39.1%。
上半年低壓電器出口一般貿易占比50.2%,同比增加2.7%;加工貿易出口占比38.3%,同比小幅下降10.6%,其中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占比36.8%。進料加工製成品由經營企業外銷出口的加工貿易方式依然是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的最大特點;但一般貿易增速較快,可以看出我國低壓電器的製造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速度正在加快。
數據顯示上半年進料加工貿易進口額達24.5億美元,而同期加工貿易出口額為24.2億美元。這說明,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低壓電器初級產品,經我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深加工再出口後,沒有增值反而還減少了0.3億美元左右,這也是我國低壓電器產品貿易逆差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低壓電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