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数据中心 >> 进出口数据 >> 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出口陷怪圈

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出口陷怪圈

2016-08-18 13:23:3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产品进出口稳定,贸易逆差自2010年起呈逐年递减趋势。2015年和2016上半年分别为贸易逆差3.9亿美元和顺差0.4亿美元。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增强,但上半年我国外贸延续2015年进出口“双降”态势,低压电器国际贸易形势十分严峻。

  进出口增速双降

  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累计进口达到62.8亿美元,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同比大幅下降9.3%;出口方面,2016年上半年出口延续去年萎靡态势,出口额63.3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4.7%。

  目前国产中、低端低压电器基本上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高端低压电器产品国内除为数不多企业的产品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抗衡外,大部分国内高端产品市场仍由外企占领,国内产品的占有率仍然较低。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出口的最主要产品为接插件(电压≤36V),出口额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4%。另外,大多数产品的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其中光导纤维用连接器进口单价为348.09美元,而我国出口此类产品的价格只有29.95美元,说明我国出口仍旧以低价的中低档产品为主,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我国低压电器进口主要来自亚洲市场,占比74.3%,欧洲市场占比16.9%,北美洲市场占比5.8%;亚洲主要进口国为日本(24.1%)、韩国(8.2%);欧洲主要进口国为德国(10.2%);北美洲主要进口国为美国(5.7%)。

  我国低压电器出口主要也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三大市场,出口90%左右的份额被这三大市场占据。这三大市场上半年出口占比分别为59.5%、14.6%和15.1%,出口分别同比下降5%、增长7.9%和下降3.1%。亚洲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占比为:中国香港27.3%、日本6.4%、韩国3.8%;欧洲主要出口国为德国、英国和法国;北美洲主要出口国为美国14.3%。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对德国、英国、印度等的出口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说明我国低压电器企业在开拓传统和新兴国际市场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从日本和韩国进口低压电器产品金额分别下降了13.6%和2.8%,我国超三成的低压电器产品进口来自日韩。这其中主要因素为日韩两国的电器制造商均在国内建立了加工基地,用国内的低廉劳动力生产,进而再度出口并以进口货高价返销国内市场。另外,我国有超过36%的产品为出口复进口。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未增值

  上半年我国低压电器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占比38.8%;加工贸易占比42.6%,同比减少17.4%,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加工贸易主要区分为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上半年以该方式进口额达24.5亿美元,占全部进口额的39.1%。

  上半年低压电器出口一般贸易占比50.2%,同比增加2.7%;加工贸易出口占比38.3%,同比小幅下降10.6%,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占比36.8%。进料加工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依然是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最大特点;但一般贸易增速较快,可以看出我国低压电器的制造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正在加快。

  数据显示上半年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额达24.5亿美元,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4.2亿美元。这说明,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低压电器初级产品,经我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深加工再出口后,没有增值反而还减少了0.3亿美元左右,这也是我国低压电器产品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低压电器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低压电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低压电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