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其他行业报告 >> 服务 >> 2025年服务精选报告报告

精选报告

提升服務品質,打造入境游新體驗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入境游市場迎來新一輪熱潮。不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許多二三線城市也憑藉獨特的風景和人文魅力成為熱門目的地。數據顯示,山西太原的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32%,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在「來得了」的基礎上,如何讓外國遊客「玩得好」,將短期熱度轉化為持久吸引力,成為各地提升旅遊服務品質的關鍵。

  一、突破語言障礙,提升溝通服務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語言是外國遊客了解中國文化的第一道門檻。2024年,入境遊客對專業人工講解服務的需求增長了95倍。儘管許多景區已配備多語種標識,但在餐飲、交通等生活場景中,外語服務仍顯不足。一些城市通過創新手段,如推出AI多語種講解器、設立國際志願者服務站,有效緩解了語言障礙。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遊客的體驗感,也為城市旅遊服務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借鑑。只有打破語言障礙,才能讓外國遊客更深入地讀懂中國故事。

  二、豐富旅遊產品,增強體驗服務

  入境遊客的需求已從傳統的景區打卡轉向深度體驗,呈現出年輕化、周邊化、多樣化的趨勢。除了觀光型旅遊產品,都市旅遊、文化旅遊、科技旅遊、醫療康養旅遊、美食旅遊等也受到廣泛歡迎。各地應結合自身資源,創新旅遊產品,讓外國遊客參與其中。例如,讓遊客親手釀陳醋、磨米糕、寫書法、打鐵花,將文化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的體驗。這種深度互動不僅能提升產品競爭力,還能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優化服務細節,傳遞城市溫度

  旅遊體驗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服務的細節和城市的溫度。在入境游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各地需要在更多細節上提升服務品質。例如,酒店可以推出特色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在休息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藉助科技力量,開發智能導覽系統,為遊客量身定製個性化旅遊路線。這些舉措要求旅遊從業者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增強服務意識,以細緻入微的服務贏得遊客的認可。

  四、全方位提升品質,打造必游之地

  文旅事業的發展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從語言溝通到深度體驗,從基礎設施到人文關懷,只有全方位提升旅遊品質,做好「微服務」,才能讓更多城市成為海外遊客心之所向的「必游之地」。各地應抓住入境游市場的發展機遇,以服務為核心,以體驗為亮點,以細節為支撐,打造獨具魅力的旅遊目的地,讓外國遊客不僅「來得了」,更能「玩得好」。

  總結來看,提升入境游服務品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語言、產品、細節等多方面入手。只有不斷優化服務,創新體驗,才能將短期熱度轉化為持久吸引力,讓更多城市在入境游市場中脫穎而出。

2025年服務行業現狀分析: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全面鋪開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服務業的發展對於各國經濟增長愈發關鍵。2025年,服務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與變革。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作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備受矚目。近期相關政策的出台和工作方案的推進,正為服務行業勾勒出全新的發展藍圖。

  一、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全面鋪開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意義重大,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鍵舉措。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4月21日,相關部門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方案情況。

  自2015年起,國務院分三批批准了北京等11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這些試點持續放寬市場准入門檻,推進位度型開放,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了穩定且開放的發展空間。此次試點迎來重大變革,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試點任務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全面鋪開,不再分批次進行,一次性向11個試點省市推進。不僅如此,大連、寧波等9個城市也納入試點範圍,這將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二、多領域明確試點任務,推動服務行業創新發展

  工作方案從多個維度規劃了155項試點任務,為服務行業的創新發展指明方向。

  在重點服務領域,依託各地特色資源,培育新質生產力。例如,藉助當地商業航天發射場,推動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的融合發展,拓展「航天+」業態;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程。

  醫療領域也迎來新機遇。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醫生開設診所,允許境外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並簡化審批流程。這不僅能引進國外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也為國內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選擇。

  金融領域同樣動作頻頻。工作方案圍繞提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程度進行專項部署,依託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帳戶體系,方便跨境資金結算。同時,推動科技金融舉措先行先試,支持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國家級金融試點,為金融服務創新注入活力。

  電信領域也加大開放力度。取消部分網際網路業務的外商投資股比限制,開放國內網際網路虛擬專用網業務,並研究支持天津、上海等地進一步擴大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這將吸引更多外資進入電信服務領域,促進市場競爭,提升電信服務質量。

  三、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展現開放決心

  服務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面對當前複雜的外部環境,工作方案突出對接CPTPP、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這一舉措彰顯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充分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綜合優勢,體現了我國支持經濟全球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與各國共同促進開放、共享發展成果的意願。

  綜上所述,2025年服務行業在擴大開放的道路上大步邁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全面鋪開,155項試點任務在多領域的實施,以及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都為服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放寬市場准入、推進位度型開放、加強多領域創新發展以及對接國際規則,服務行業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提升服務質量,推動產業升級,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未來,服務行業應緊緊抓住這些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4年1-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統計分析

【中國報告大廳價格指數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4年1-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7,同比增長4.7%。

2024年1-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時間價格指數同比增長(%)
2024年11月104.74.7
2024年10月104.14.1
2024年9月103.23.2
2024年8月103.23.2
2024年7月1044
2024年6月104.14.1
2024年5月103.73.7
2024年4月1044
2024年3月102.62.6
2024年2月102.62.6
2024年1月102.92.9

2024年1-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跌圖(%)

附表:

2024年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7,同比增長4.7%。

2024年10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1,同比增長4.1%。

2024年9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2,同比增長3.2%。

2024年8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2,同比增長3.2%。

2024年7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同比增長4%。

2024年6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1,同比增長4.1%。

2024年5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7,同比增長3.7%。

2024年4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同比增長4%。

2024年3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6,同比增長2.6%。

2024年2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6,同比增長2.6%。

2024年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9,同比增長2.9%。

以上就是2024年1-11月其他用品和服務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以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2016年1至8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

  商務部13日發布外商投資數據顯示,2016年1至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538家,同比增長10.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88.3億元人民幣(折858.8億美元),同比增長4.5%(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8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36家,同比增長13.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3.2億元人民幣(折87.6億美元),同比增長5.7%。

  2016-2021年中國專業服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服務業外商投資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據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介紹,1至8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8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70.7%。

  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272.6億元人民幣、398.9億元人民幣和648億元人民幣,增幅分別為105.5%、198%和73.4%。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8.2%。在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實際使用外資漲幅較高,同比分別增長322.7%、46.7%、40.5%和39.7%。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和專用設備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184.2億元人民幣和117.8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16%和5.2%。

  此外,主要來源地投資保持增長勢頭。前十位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總額5201.2億元人民幣,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8%,同比增長5.9%。其中,美國、德國、英國和瑞典,增幅分別為79.7%、79.2%、96.6%和48.1%,增長較快的主要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以及製造業等行業。同期,東協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9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2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30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

  商務部13日發布外商投資數據顯示,2016年1至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538家,同比增長10.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88.3億元人民幣(折858.8億美元),同比增長4.5%(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8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36家,同比增長13.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3.2億元人民幣(折87.6億美元),同比增長5.7%。

  服務業外商投資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據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介紹,1至8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8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70.7%。

2016年1至8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

  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272.6億元人民幣、398.9億元人民幣和648億元人民幣,增幅分別為105.5%、198%和73.4%。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8.2%。在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實際使用外資漲幅較高,同比分別增長322.7%、46.7%、40.5%和39.7%。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和專用設備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184.2億元人民幣和117.8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16%和5.2%。

  此外,主要來源地投資保持增長勢頭。前十位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總額5201.2億元人民幣,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8%,同比增長5.9%。其中,美國、德國、英國和瑞典,增幅分別為79.7%、79.2%、96.6%和48.1%,增長較快的主要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以及製造業等行業。同期,東協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9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2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30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

1-10月我國服務進出口額5442.2億美元 同比增長14.2%

  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1-10月我國服務進出口數據分析如下。

  12月17日上午,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近期我國商務工作運行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介紹我國服務貿易情況時表示,1-10月,我國服務進出口額54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4.2%。

  數據顯示,1-10月我國服務出口1877.2億美元,同比增長8.5%。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202.8億美元,同比增長18.6%。廣告服務、文化和娛樂服務、智慧財產權使用費出口分別增長20.7%、51.6%、74.9%。同期,服務進口3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7.4%。旅行、建築服務進口同比分別增長62.8%、116.3%。

  沈丹陽還進一步指出,1-10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之和)的比重為14.4%,較上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並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總體保持較快增長。1-11月,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11.1 億美元,執行金額331.4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55.7%和62.2%,同比分別增長13.7%和14.5%。其中,湖北、湖南和四川把握服務外包產業向中西部省份轉移的有利機遇,吸引企業在當地落戶,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50.7%、48.8%和24.3%,增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中國香港作為離岸發包市場的地位提高。1-11月,我國企業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和日本的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26.4、78.8、77.8和47.6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6%、23.4%、16.3%和-5.1%,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 62.1%。中國香港首次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二大離岸發包市場,凸顯其在我國企業開拓服務外包國際市場的重要性。

  三是新簽大額離岸服務外包合同數量顯著增多。11月當月,我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03.4億美元,同比增長55.2%。其中,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金額1億美元以上有10項,1000萬美元以上有91項。更多相關服務貿易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服務貿易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5年服務業市場規模分析:淮安市一季度服務業實現開門紅

  2025年,服務業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淮安市在一季度的服務業表現尤為突出,通過聚焦生態文旅、現代物流和現代商貿三大主導產業,實現了服務業的量質齊升,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本文將詳細分析淮安市服務業在一季度的具體表現及其背後的成功因素。

服務業市場規模分析

  一、服務業整體增長態勢良好

  《2023-2028年中國服務業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年一季度,淮安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40.22億元,同比增長7.7%。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增速位列全省第二;核算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8%。服務業入庫稅收達到81.17億元,同比增長4.96%。這些數據表明,淮安市服務業在一季度取得了顯著的開門紅,為全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文旅產業引領服務業增長

  服務業市場規模分析指出文旅產業在一季度成為淮安市服務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一季度,淮安市接待境內外遊客1137.2萬人次,同比增長12.9%;旅遊業總收入達到134.3億元,同比增長12.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9.8%,凸顯了文旅消費對經濟的顯著拉動作用。

  淮安市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和惠民政策,成功激活了文旅市場。例如,「嗨游淮安」文旅消費季活動通過發放超千萬元的文旅消費券,吸引了大量遊客。同時,淮安市還積極服務重點文旅項目,如淮安博物館、周恩來故里設備更新等,這些項目均通過省級初審並報至國家發展改革委,上報數量全省第一。此外,通過全媒體報導和推廣活動,淮安市進一步提升了文旅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現代物流業成為增長加速器

  現代物流業在一季度成為淮安市服務業增長的重要加速器。一季度,淮安市完成鐵路貨運發送量72.3萬噸,同比增長87.9%;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2013.05萬噸,同比增長11.29%;貨櫃吞吐量12.79萬標箱,同比增長9.12%;航空貨郵吞吐量2000噸,同比增長41.7%。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12億件,同比增長28.93%;郵政業業務收入完成12.66億元,同比增長6.86%。

  淮安市通過政策創新和物流樞紐建設,不斷提升物流效率。例如,《淮安市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制定,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營商環境。淮安港—淮陰東港一體化運營的啟動,進一步釋放了物流樞紐的集聚效應。此外,淮安市還積極培育優質市場主體,推動智慧港口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了物流行業的智能化水平。

  四、現代商貿業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現代商貿業在一季度呈現出供需兩旺的態勢。淮安市通過出台《淮安市促消費擴內需行動方案》,多渠道激發消費活力。例如,「幸福滿淮·安心消費」元旦春節系列促消費活動,組織商業綜合體、重點超市、重點餐飲企業等開展特色促消費活動。定期推出的「幸福666」系列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撬動了汽車、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等消費市場。

  在貿易促進領域,淮安市組織餐飲企業參加「中華美食薈」活動,多個特色美食品類參加展示展銷。此外,淮安市還組織25家企業亮相華交會,累計達成意向成交額近200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淮安市的消費市場活力,還進一步推動了現代商貿業的發展。

  五、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項目建設是淮安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季度,淮安市簽約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16個,其中協議引資額超10億元項目3個;新開工項目8個,新竣工項目16個,市重大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22.53億元。這些項目的推進,為淮安市服務業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淮安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重大產業項目全鏈條專班服務機制,推動重特大項目快速落地。例如,淮安漣漪·流韻千年文旅綜合體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3個月,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淮安速度」。同時,淮安市還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推動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清單。2025年,淮安市23個項目列入省服務業重點項目清單,計劃總投資320.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2.85億元。

  六、總結

  2025年一季度,淮安市服務業通過聚焦生態文旅、現代物流和現代商貿三大主導產業,實現了量質齊升,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文旅產業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和惠民政策,成功激活了市場;現代物流業通過政策創新和物流樞紐建設,提升了物流效率;現代商貿業通過多渠道促消費活動,激發了市場活力。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進一步鞏固了服務業的發展基礎。未來,淮安市將繼續聚焦三大主導產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全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為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更強支撐。

个性定制报告需求

个性定制

小提示:勾选提交定制
勾选要了解的服务报告定制需求 X
可研报告

服务相关排行

服务精选报告报告栏目为您提供服务精选报告、服务精选报告报告,您可以点击免费查看具体服务精选报告报告摘要及目录,感谢您查看中国报告大厅服务精选报告报告栏目。中国报告大厅有着十年的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经验,买报告上报告大厅。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