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光伏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 光伏材料发展趋势

光伏材料发展趋势

2018-05-28 14:14:5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配套及技术成本等优势,不断获得国际竞争先机。在“十三五”期间,使用光伏材料的光伏发电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累计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可达1.5亿千瓦。以下是光伏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光伏材料发展趋势

  1、材料由量变向质变过渡

  2017年在领跑者项目、光伏扶贫和分布式项目带动下,国内光伏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巴黎气候协议已经生效,也将推动光伏发展。但考虑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电力需求放缓,弃风、弃光高居不下,我国政府下调对光伏的补贴力度等因素,2017年新增装机规模相比2016年将有所减少,预计2017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5GW左右。目前,光伏产业已经完全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考虑到中国正在尝试以招标来制定补贴电价,竞价上网一定是未来必然的趋势,势必推动高效产品产业化,同时,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有利于通过市场化竞争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倒逼光伏企业在保持产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提升。

  2、装机趋缓,分布式迎来快速发

  2017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全年新增装机73GW,同比增长37.7%,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3GW。传统光伏应用市场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继续领跑全球,新兴市场如印度、拉丁美洲各国及中东地区发展迅速。中国市场受上网电价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抢装影响,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4.54GW,同比增长超过 128%,连续四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

  3、弱化补贴依赖

  用于支付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缺口连年扩大,其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未能实现应收尽收。虽然,2017年中国已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提高至1.5分/kWh,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增速远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补贴需求。

  为弱化光伏行业对补贴的依赖,以价格倒逼光伏产业技术升级、成本下降,年末发改委再次下调光伏标杆电价0.02-0.1元/kWh。与陆上风电一并调整2016年和2018年标杆电价不同,此次调价暂未明确2017年后的光伏发电的标杆电价,体现了继续扶持光伏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

  4、产业投资持续增强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成本逐步降低。2017年,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光伏企业加大工艺技术研发力度,生产工艺水平不断进步。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能耗继续下降,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亟待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持续投入,推动我国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转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5、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科研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对市场投资的带动作用,统筹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基础工艺及关键理论研究。同时,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的持续、滚动支持,特别是对具有开创性的长期基础科研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对相关项目细化前期评估、延长支持年限、降低劳务支出、严格验收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务求实效。

  综上所述,《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等多个重大产业政策及颁布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光伏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上是光伏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更多光伏材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材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光伏材料免费报告

更多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