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固废行业分析报告 >> 固废处置发展趋势

固废处置发展趋势

2018-04-09 16:23:1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迅速增加,垃圾处理缺口巨大,垃圾焚烧将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那么固废处置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听笔者给您娓娓道来~


  我国固废处理领域近几年出现了诸多新趋势: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垃圾焚烧竞争加剧及邻避现象扩散,污泥、危废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受到重视,土壤修复开始启动,水泥窑协同扩大试点,PPP模式全面推进,国内外企业并购吸引眼球,村镇垃圾治理初见成效,“两网融合”获得政策支持,垃圾热解气化技术渐成热点,新常态下我国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重要的机遇期和发展期。

  现阶段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仍具有很强的政策依赖性,未来随着监督体系及盈利模式逐步完善,固废作为环保行业的热点,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长期看,焚烧将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卫生填埋处理占主导地位,长期看焚烧处理优势明显、增速较快。常见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其中,我国垃圾焚烧处理量占比从2006年的14.45%上升到2015年的34.28%,2015年焚烧处理量为6176万吨,处理能力为21.9万吨/日(约8000万吨/年);卫生填埋占比从2006年的81.4%下降到2015年的63.75%,2015年处理量为11483万吨,处理能力为34.4万吨/日(约12600万吨/年),而近年高温堆肥处理量极少,2015年仅为354万吨。垃圾焚烧与填埋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程度更高:①减量缩容:在垃圾经过焚烧后,一般可减重80%,减容90%以上,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②资源再利用:按热值比较,每吨生活垃圾约相当于0.2-0.25吨标准煤,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相当可观;③污染弱:垃圾焚烧主要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因而垃圾焚烧成为近年来国家推崇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到2020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城市达到95%以上;2015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23.52万吨/日(注:国家统计局数据为21.91万吨/日),计划2020年提高到59.14万吨/日,占总处理能力(110.49万吨/日)的比例达到54%。

  BOT为主流建设模式

  垃圾焚烧在我国公用设施中最早采用PPP模式,占比超过80%,近日,四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加强对垃圾处理领域全面实施PPP模式,将终端设施建设扩展至收集、转运、处理、处置各环节。

  国家财政部PPP中心入库环保项目总计1969个,总投资1.07万亿元,其中垃圾焚烧项目152个、总投资金额731.6亿元。

  垃圾焚烧发展趋势预测

  (1)污染排放标准提升、环境补偿措施实施、地方政府积极推进、高标准垃圾焚烧厂增多,跨行政区域垃圾运输开口,有望逐步缓解垃圾焚烧厂落地难的“邻避”困境;

  (2)国家技术、产业、价格、财政和环保等政策层面,总体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垃圾焚烧产业的长期发展;

  (3)成熟的商业模式、长期的投资回报和紧缺的项目资源,将使得核心企业之间“跑马圈地”式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并将从城市向县镇延伸;

  (4)预计垃圾焚烧产业将呈“两低三高”的发展趋势,即年均增量降低、平均规模降低、建设标准提高、运营水平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

  (5)“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333”产业格局;“十三五”期末,有望形成“555”产业格局。

  以上便是笔者对固废处置发展趋势的详细介绍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固废处置发展趋势将会是一片蓝海愈来愈好~

更多固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固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