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疗养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截至2011年我国疗养院有201个,人口达到18499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疗养院市场规模约达2.48亿元。以下是我国疗养院现状分析。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挖掘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认为,在我国未富先老的40、50、60后现象十分突出,这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是低工资,低收入群体,靠自己养老基本不可能,所以必须要依靠政府养老,现在政府花大力气发展民生,也是深刻认识到解决养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疗养院主要是国家机关、大型国家企业的附属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关干部或大型国家企业员工。私人疗养院的虽有发展,但还没有呈现规模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入老龄化社会,私人疗养需求将有极大的需求,直接促进中国私营疗养院的高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2011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0868个,拥有床位353.2万张,其中疗养院有201个。体弱的老人是疗养院最主要的消费者,面对1.85亿人的大市场,这也就是我国我国疗养院现状。
通过对我国疗养院现状分析来看我国疗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供需矛盾
护理机构提供的服务在许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缺少长远规划,护理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足。还有以下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机构的分布和可及性、机构内的配套设备、居住环境、服务内容和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等。
二、人力资源短缺
能够满足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绝大多数护理机构及社区中专业护理人员非常少,多数是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退休职工、临时打工者。他们缺乏老年基本护理知识,仅能做家政服务或简单的康复护理。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现状影响了护理队伍的招募与稳定。机构中的管理人员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无论在方法方面还是在结构方面,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状况也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中未能提供培养护理的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适用的专业教材。从整体来看,缺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现代高等教育和研究。
总之,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设施陈旧的现状,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们一方面应当不断发展完善老年福利设施,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改造原有的老年设施,加强软件、硬件的建设,努力改变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同时兴建多样化的老年设施以满足大量性需求。另外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老年福利设施优点,由点向面辐射其作用力,使它的服务能波及普通社区老人,提高其服务效率。其次针对老龄化严重的小区应当努力改造。同时,也要积极倡导、促进老年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探索产业化养老的道路。
未来,我国持续不断健全养老院管理体制,让养老院管理体系逐渐成熟,促进养老院将康发展,让老人家们在养老院也感受到家的味道。以上是我国疗养院现状分析。
更多疗养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疗养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