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冷饮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我国冷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6年我国冷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6-07-31 15:04:5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我国冷饮行竞争分析,今夏,一场“冷战”在中国冷饮行业“巨头”间打响。一方面,以哈根达斯、DQ为代表的高端冰激凌在扬州加快布点,以争夺高端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以蒙牛、伊利、雀巢、和路雪、光明等为代表的国产一线品牌则锁定中端消费客群。现对2016年我国冷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而曾红极一时的扬州本土自创冷饮品牌,2016年则几乎偃旗息鼓。

  冷饮大战

  品牌效应凸显

  8月以来,冷饮普遍大举促销,不少品牌“买一送一”。不过,居高不下的糖价令一些品牌冷饮企业价降得很不情愿。“冷饮批发价今年普遍上调5毛钱左右,但市场竞争太过激烈,8月后必须赶紧走量,以减小库存压力。”一位批发商无奈地说,今年冷饮业日子不大好过。

  不过,另一方面,以哈根达斯和DQ为代表的走高端路线的冰激凌价格,却丝毫没有松动迹象。DQ(冰雪皇后)上海总部一负责人表示,“今年扬州每月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在10%以上。”此外,“哈根达斯”也在各大超市及部分商业网点开设了专柜,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天单个冰柜卖出的哈根达斯就达数千元。

  一位经销商分析认为,经过前几年成百上千个冰激凌品牌的混战,如今小品牌已被淘汰大半,为大品牌腾出了高端逐利的市场空间。

  市场巨大

  销售遍地开花

  “2016年的冷饮较往年更畅销。伊利、蒙牛的部分品种有时都拿不到货,当然,批发价还要略涨。”四季园菜场附近一家冷饮店批发商说。一面是批发价的上调,一面则是不断的大力度促销,8月的冷饮市场“冰火两重天”。

  2016-2021年冷饮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对于冷饮市场来说,品牌已成为最重要的“卖点”,只要是大牌,推出一个系列就会火爆一个系列。“今年糖价飙升,不少冷饮制造商干脆打出健康概念,降低含糖量,甚至开发出咸味的冷饮,打擦边球,效果却很好。”

  巨大的市场前景和高昂的利润,让扬州大街小巷中开满了各式冷饮店,据不完全统计,七月到八月间,市区开出的各类冷饮店不下30家。

  本土冷饮

  辉煌时代不再?

  “扬城一个夏天的冷饮消费市场容量至少有好几个亿,但这样一块巨大的市场,地产冷饮企业却分不到多少。”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大小冷饮批发部,还是超市卖场,以及街头的小冰柜冷饮零售店,地产冷饮难觅其踪。

  冷饮批发商吴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扬州2016年的冷饮市场异常火爆,但本地冷饮品牌几乎找不到了。“很多老扬州都记得五一食品厂的宝宝头雪糕、双色雪糕、足球杯,这些冷饮对一些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宝宝头雪糕,可以说代表了扬州冷饮业的一个辉煌时代。”

  如今扬州冷饮企业究竟生存状况如何?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扬州冷饮食品企业已为数不多,且分布到了江都、仪征、宝应等县市,主要销售渠道也多半在乡镇和农村一些小超市,如同与大牌冷饮打起了“游击战”。曾经辉煌的扬州冷饮业能否再振雄风,如何才能寻找出路?本报将继续关注。

更多冷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冷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