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因性能产好,价格低廉,工序简单,行业增长速度加快,2019年主流粘胶纤维均价为14873元/吨,郑棉主力合约1901报收18815元/吨,1.4D直纺涤短均价为8759元/吨,以下是棉纺行业数据统计分析。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棉纺织行业企业积极面对困难,坚定信心,在调整产品结构、走出去、信息化、绿色发展等方面进步明显。根据棉纺行业分析数据,2019年棉纺行业实现营收217.2亿元,同比下降0.9%,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9.6%。
以衣着用、装饰用和产业用三大消费用途比例来分析,我国纺织产业三者之间的比例约为63:20:17,西欧是46:35:19,美国是41:37:22,日本式29:29:42。棉纺行业数据统计指出,我国高附加值的产业棉纺织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市场还远没有得到开发。
行业增速出现小幅下滑,主要是因为:1)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影响,下游客户下单谨慎,部分订单往海外转移影响需求; 2) 国内服装消费景气度不高,影响上游企业的订单量。3)2019年棉花价格仍持续下 行,棉纺企业销售价格按照成本加成定价,销售价格有所下滑。
我国现棉纺企业的毛利率为17.8%,主要由于棉价下行,棉纺企业消化高价库存所致。2019年行业销售费用率为1.9%,下降了0.1 个百分点。但是行业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部分由于2017和2018管理费用率口径不同导致,2017年管理费用数据为原始报表中管理费用扣减研发支出,口径与2018年并不完全相同)。
我国现棉纺行业景气指数为46.99,行业景气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春节工厂放假,纺织企业在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方面有所放缓。棉纺行业数据统计指出,指数的下滑属于季节性回落,行业运行整体处于平稳状态。春节过后,纺织服装企业陆续复工,恢复正常生产,3月我国棉纺织景气指数已有显著上升。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中国纺织行业在传统纺织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随着《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我国纺织行业正式迈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当中。其中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开发,推进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均被列入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当中。
展望2020年,国内外棉花供需差额持续存在, 2020/21年度棉花产量预计下滑,抛储导致国储棉库存逼近安全线,补库存预期加强,同时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旺盛。供给趋紧状况依然决定棉价中长期看涨基础,期货市场反应巨大,引发对上游市场的关注, 因短期供给尚充足同时天气影响相对有限,期货市场有所降温,但亦是开启下半年上游产业链投资机会的重要催化,以上便是棉纺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棉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棉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