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国家的各项政策决议,无人机航拍、遥感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民用航拍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也会逐步加大。
很多朋友总认为民用航拍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不成熟,没有需求,所以技术没有人去研发,而我看来恰恰相反。无人机厂家要用户懂一点专业知识是可以的,通过培训可以解决,但你要求用户要经过好几年去积累经验,并且一个闪失就摔飞机的话,市场绝对是做不起来的。所以大家别只抱怨,技术不成熟也是市场不成熟的一个很大原因。就像手机市场,技术成熟后市场自然就起来了。其实技术不成熟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家是普遍把无人机想简单了,要搞出一个无人机,使之能飞起来进行演练,并不是非常困难,但要真正做到性能优良,满足实用要求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可等闲视之。想想无人接研制涉及的多个技术领域吧:
1、飞行器总体设计;
2、空气动力学;
3、材料与结构;
4动力推进;
5、导航与控制;
6、机载设备;
7、信息处理与传输;
8、发射与回收;
9、隐身技术;
10、微加工制造;
11、系统集成与运行管理;
12、地面测试与飞行实验等。
因此这一问题不仅与材料、元器件、设备、微制造技术有关,而且与优化设计和综合集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需要长期努力加以解决的。所以核心技术和门槛,绝不只是能‘设计’并试飞验证几款概念飞机,不只是熟练的飞行团队,不只是飞控,因为以上几个要索,是在目前市场下可以用少量资金轻松换来的。
民用无人机用户基本上由政府部门、商业公司、个人爱好者构成,民用无人机产业主要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两个市场。
随着无人机产业链配套逐渐成熟、硬件成本曲线不断下降和市场价格的降低,无人机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消费级无人机的客户群体从小众拓展至大众,客户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无人机产业点燃了创业企业及互联网巨头的热情,红杉资本、红点资本等全球顶级风投机构进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高通、通用、英特尔、谷歌、腾讯、小米等企业巨头纷纷加入,甚至宗申动力、山东矿机等传统制造企业也蜂拥而至,还有很多尚未出名的小团队也在开发消费级无人机,大量低成本同质化无人机的不断进入让市场竞争更加焦灼,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状态。迄今,在注册名称中直接含有无人机字样的中国公司,已有474家,近三年内成立的为439家,占比93%。2016年年末,无人机行业“负面”新闻不断,许多无人机项目失败,部分无人机厂商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频出、内部管理混乱、出货靠刷单、拖欠供应商货款等问题。由于国内无人机产业的整体水平仍然良莠不齐,产业市场目前已经呈现出拥挤态势。无人机行业很快将迎来洗牌整合,资本正从跟风式的概念投资转向理性的价值导向的理性投资,并开始关注和最新人工智能产品以及无人机软件服务相关的其他领域。
无人机正在应用到涉及国计民生的很多领域,发挥着各种重要的生产力作用。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不同,工业级市场由于主要侧重飞机的技术性能和行业应用,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行业客户进行反复的沟通和不断地改进方案,因此具有很强的客户粘性和壁垒。工业级无人机在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泛是技术与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各行业不同细分领域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可以深入应用于农林植保、电力巡线、石油管道巡检、国土测绘、海洋监测、气象探测、人工降雨、航空遥感、抢险救灾、环保监测、森林防火、警用巡逻、交通监控、物流快递、医疗救护、地质勘探、海洋遥感、新闻报道、野生动物保护等等诸多行业场景。我国工业无人机制造应用尚处在起步和示范阶段,总体技术还比较落后,只在为数不多的领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更多工业应用领域依旧是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整体处于爆发前的积累阶段。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成熟,每个行业应领域的潜在需求市场空间极大,无人机在工业领域的普遍应用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规模。
无论是资本投入、企业资源配置还是市场的参与度,民用无人机行业已经从盲目扩张转向有节制发展,从狂热无序的初期逐步走向理性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民用航拍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依然光明。
更多民用无人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民用无人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