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糖果市场整体疲软,外资巧克力品牌正逆市圈地。“胶基糖和巧克力是国内糖果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南都记者称,不过,传统糖果市场的份额近年在慢慢下滑,不同的糖果品类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分化。那么2015年巧克力行业的市场如何呢?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加速渠道融合:到三四线抢市场份额
尽管今年一季度中国巧克力类别增长了4%,但这样的增幅显著低于2014年同期。整体糖果市场的疲软,让去年业绩靓丽的好时今年在中国市场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据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品类增长的放缓和消费低迷导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47%。而对比2014年,他们的销量增幅高达30%。
“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减缓,快销行业不景气;另一方面则是春节销量并未像大家预想那么好,厂家以消化渠道库存为主。”对于这个颇具反差的数字,好时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施朗飞如此解释。不过尽管如此,据AC尼尔森统计的数据,一季度好时中国在终端销售仍有5%的增长。
今年初,该公司国际事务总裁BertAlfonso在一个分析师会议上表示,今年他们在中国区的巧克力销量额将增长35%至4.5亿美元。据习乐施透露,市场增长点恰恰在于其去年并购的金丝猴上。“金丝猴有很强的分销网络,这不仅让我们有机会融合现有品牌更好地进行分销,同时还可以提升产能。”事实上,该公司上月刚引进中国的新品贝客诗,便是在金丝猴的生产线进行分装的。此外,这种融合未来可能更多体现在渠道方面。施朗飞透露,今年年底前,好时的产品会更多进入三四线城市,他们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计划。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巧克力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巧克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巧克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