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热风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替代燃煤锅炉供热的市场空间较大,生物质锅炉供热已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潜力较大。下面进行生物质热风炉市场规模分析。
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800万吨,在经济比较发达、化石能源比较缺乏的广东、江苏等地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商业模式。国家能源局将发展生物质锅炉供热,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抓紧建立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供热。
通过对生物质热风炉市场规模分析,中国工业热风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影响工业热风炉市场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北方地区采暖需要和住宅建设、第三 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热风炉淘汰改造以及政策的更新改造等。未来工业热风炉产品市场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制约。
如今的中国的热风炉产业,它既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与人类共存的永恒产业。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工业热风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突出成效是,行业标准日益规范,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经济规模显著扩大。燃油、燃气热风炉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的热风炉在大中城市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通过对生物质热风炉市场前景分析,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替代燃煤锅炉供热的市场空间较大,生物质锅炉供热已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潜力较大。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以及林业剩余物资源量每年约4亿吨标煤。
国家能源局还制定了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的思路、定位、目标、任务和措施。以防治大气污染任务较重、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急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组织编制生物质能供热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成型生物质锅炉供热市场。
近十年我国进口锅炉数量和金额整体呈下降趋势。我们大致估算下,2014年我国锅炉进口金额33.69百万美元,2014年汇率6.14,即2.07亿人民币。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余热锅炉国内生产市值就达到43.5亿元。按照生产市值计算,进口锅炉金额不到余热锅炉的5%,进口锅炉体量很小。以上便是生物质热风炉市场规模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热风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热风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