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包括YouTube、Twitter、微博、微信、博客等。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下,预计今年全球社交网络规模将达320亿美元,我国社交网络规模将达50亿美元,以下是社交网络行业现状分析。
全球社交网络发展周期较长,近年来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国家网络用户规模的增加,促进了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总规模的显著提升。2018年全球社交网络市场规模约为236.8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33.5%。其中,北美的市场规模约101亿美元,亚洲的市场规模约为74亿美元,而欧洲的市场份额约47.4亿美元。
2018年,全球社交网络市场规模保持强劲增长,总规模约为270亿美元,相比2017年增长27%,约占全球总规模的13%。社交网络行业分析指出,未来5年,全球社交网络市场总规模将增长至约489亿美元,全球社交用户数也将从23.4亿人增长至37.5亿人。
社交网络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我国社交网络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全面流行三个阶段,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且不再局限于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借助其他应用的用户基础,形成更强大的关系链,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
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大数据和移动社交技术,社交应用呈现显著的移动化、本地化特征,是很好的商业导流入口。目前,电商、游戏、视频,甚至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领域也都纷纷引入社交元素,带动用户规模,提升用户粘性,社交应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向好。
2012-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提升,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上升到55%以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
2018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增长率为5.6%,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信息化服务快速普及、网络扶贫大力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社交网络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我国的社交应用类型目前主要分为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等。其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综合社交应用的使用率为69.7%;工具性较强的图片/视频类应用使用率为45.4%,排在第三。
目前,美国、欧洲和中国为三大社交网络市场,规模合计约为235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87%。美国社交网络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规模约为14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5%;中国社交网络市场规模约为36.8亿美元,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但相比英国、巴西和日本,中国社交网络市场已极具规模。
总的来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社交网络的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提升。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不再局限于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借助其他应用的用户基础,形成更强大的关系链,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以上便是社交网络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社交网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社交网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