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我国不可回收垃圾中以厨余垃圾占比最高,占生活垃圾比重的40%-60%,截止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9673.8万吨,以下是生活垃圾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至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813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生活垃圾行业分析指出,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影响下,由于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也使得生活垃圾不断增加。
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2.04亿吨,同比增长6.37%。生活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驱动垃圾清运量稳健增长;2)垃圾焚烧对填埋的替代。“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城镇垃圾填埋处理能力从2015年的50.15万吨/日降至2020年47.71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从2015年的23.52万吨/日提升至2020年的59.14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提升至54%。
2017年,我国214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850.5万吨,处置量为18684.4万吨,处置率达99.1%。从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情况来看,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市,产生量为8793.9万吨,其次是北京、重庆、广州和深圳,产生量分别为872.6万吨、692.9万吨、688.4万吨和572.3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城市垃圾生活总量为5621.2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量的30%。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发展水平和城镇人口的多少有较为明显的关联关系。
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9673.8万吨,其中卫生填埋量为11804.3万吨,占比为60%;焚烧量为6885.8万吨,占比为35%;其他无害化处理量占比仅为5%,说明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还是以卫生填埋为主,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也是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关注领域。
2019年,我国垃圾分类将全面启动。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意味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展开。《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目前仍以填埋为主。生活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不同垃圾处理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量来看,填埋占据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64%;其次是焚烧处理,占38%。截至2016年末,我国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43座,其中填埋场657座,占比为70%。
未来,垃圾焚烧将逐渐成为我国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年的目标为54%。新增焚烧能力继续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项目平均规模相对大,并随之逐步向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转移但项目平均规模有所下降。商业模式上垃圾焚烧已从传统BOT向DBO、O&M、EPC等延伸,未来将逐步向PPP模式发展,并转战综合环境服务。以上便是生活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生活垃圾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活垃圾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