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石棉行业现状了解,作为石棉的第一使用大国同时也是第三生产大国,中国从2003年开始禁止在汽车制动片上使用石棉材料,而汽车其他应用石棉的部件方面(如各种发动机垫片和隔热材料)则还没有强制标准。现对2015年我国石棉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实际上,除开禁止使用的石棉制动片之外,含有石棉的垫片或者隔热棉也有诸多替代品,比如进/排气歧管的垫片就可以使用不锈钢材料,防火墙等部位的隔音隔热材料也可以用更为环保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代替。
在汽车行业,由于日常使用中,驾乘人员和含石棉成分的部件接触机会非常少(谁也不会没事去扒拉排气管垫片),而且零部件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元纤维也很难散发出来,所以即便是有含有石棉的零部件装在车上,对开车坐车的人员危害并不大。但是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一方面接触这些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材料本身也经常存在破损和需要裁剪的情况(例如做隔音隔热改装),因而含有石棉的零部件对于汽车维修人员就存在比较大的潜在危险,同时还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还是应当尽量少使用含有石棉的材料。对于这次自主车型在澳大利亚遇到的情况,ACCC也建议在发动机舱等部位加上警示标签,对维修人员加以提醒。
石棉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现有重点国有石棉矿山及制品加工企业60余家,其他经济成分的石棉矿山及制品企业100余家,但一般规模较小。中国年产石棉3万t以上的矿山企业有:青海茫崖石棉矿、新疆巴州石棉矿、新疆若羌石棉矿。年产石棉1~2万t的矿山企业有:四川石棉矿、四川新康石棉矿、青海祁连石棉矿、甘肃阿克赛石棉矿、辽宁朝阳石棉矿。年产石棉制品1 000t以上制品加工企业有:北京市制动密封材料厂、上海市石棉制品厂、重庆石棉制品厂、江苏南京摩擦材料总厂、辽宁沈阳摩擦密封材料总厂、湖北摩擦密封材料总厂、吉林长春摩擦密封材料总厂、浙江杭城摩擦材料有限公司、陕西西安石棉制品总厂、甘肃摩擦密封材料厂、山东青岛石棉制品总厂、烟台石棉制品总厂、梁山石棉制品厂。1996年中国石棉矿山的石棉生产能力为50万t左右,1996年中国石棉制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为40万t左右。
世界上共有20多个国家生产石棉,主要生产国有:原苏联、加拿大、巴西、津巴布韦和中国等,且都以生产温石棉为主,少数国家如南非、印度生产少量青石棉和铁石棉。近年来,由于舆论界大肆宣传石棉纤维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棉的生产与使用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致使世界石棉产量逐年下降,如1990年世界石棉产量为403万t,1995年减到239万t。根据1996年美国《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1995年的原苏联石棉产量为80万t,是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加拿大的石棉产量为51万t,是第二大生产国,中国石棉产量居世界第3位。1996年中国石棉总产量为44.17万t,其中,甘肃、新疆和青海省(区)的石棉产量分别位居中国前3名。三省(区)的产量约占中国石棉总产量的60.20%。
更多石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