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水泥搅拌车作为混凝土运输的核心设备,其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当前水泥搅拌车普遍面临复杂施工环境带来的挑战,尘土飞扬、沙石撞击、化学物质侵蚀以及极端气候条件,都会加速车身金属结构的腐蚀与面漆磨损,不仅增加维护成本,还可能因车身防护失效引发安全隐患。因此,研发具备优异防污、耐磨、防腐性能的水泥搅拌车专用面漆,成为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方向,而水性涂料凭借环保特性与性能提升潜力,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以下是2025年水泥搅拌车行业技术分析。
《2025-2030年中国水泥搅拌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为制备适配水泥搅拌车使用需求的水性面漆,实验通过开环环氧树脂、有机硅中间体与丙烯酸树脂的活性基团进行缩聚反应,引入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生成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IPN)的水溶性含羟基高分子共缩聚树脂,即水性有机硅环氧 - 丙烯酸树脂。该树脂融合环氧、有机硅与丙烯酸材料的优势,其中有机硅官能团 Si-O 键的键能达 450kJ/mol,远高于 C-C 键的 345kJ/mol,可显著提升漆膜耐紫外线与氧化降解性能,同时 Si-O 键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硅氧交联键,能增加涂膜交联密度,加速树脂从线性高分子向体型结构转变。
实验所用主要原料包括开环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乙二醇单丁醚(EBGE)、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过氧化苯甲酰(BPO)、有机硅中间体、3 - 巯基丙酸异辛酯(IOP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丁醇等工业级原料,以及 TEGO-901W 消泡剂、4100 基材润湿剂、WT-455 流平剂、FA179 防闪锈剂、BYK190 分散剂、水可分散型异氰酸酯固化剂(HDI、IPDI)、BLR-895 钛白粉、RM-8W 增稠剂、丙二醇二醋酸酯(PGDA)和自制去离子水。主要实验仪器涵盖 JJ224BC 型电子天平、DK98-IIA 电热恒温水浴锅、SFJ-400 砂磨分散搅拌多用机、JTX-II 建筑涂料耐洗刷仪、PHS-25 精密 pH 计、STM-IV 斯托默粘度计、YSGDS-100 恒温恒湿试验机、WGG-60 数显光泽度仪、BGD302 漆膜耐冲击器、HT-UV-1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机。
水性有机硅环氧 - 丙烯酸树脂的制备遵循特定配方,各原料质量分数如下:开环环氧树脂 10~13%、有机硅中间体 5~9%、3 - 巯基丙酸异辛酯(IOPM)0.1~0.3%、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5~25%、丙烯酸丁酯(BA)5~10%、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2~5%、丙烯酸羟乙酯(HEA)5~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2~5%、过氧化苯甲酰(BPO)0.3~0.6%、混合溶剂 30~35%,其中混合溶剂的乙二醇单丁醚与正丁醇质量比为 2:1。制备过程中,先在带温度计、冷凝管、搅拌器、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开环环氧树脂、有机硅中间体、IOPM、SDBS 与混合溶剂,搅拌升温至回流;再将 MMA、BA、mPEGMA、HEA 混合均匀后滴入反应釜,控制 2.5~3h 滴完,同时部分滴加 BPO;滴加完毕后升温至 120℃反应 1~1.5h,补加 BPO,继续保温反应 1~1.5h 并脱去溶剂;最后用 N,N - 二甲基乙醇胺调节 pH 至 7~8,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固体含量 50%,得到目标树脂液。
水泥搅拌车用水性防污耐磨防腐面漆的制备分为 A 液与 B 液两部分。A 液配方按质量分数计:去离子水 8~12%、水性有机硅环氧 - 丙烯酸树脂 55~65%、BLR-895 钛白粉 25~30%、BYK-190 分散剂 0.5~0.8%、TEGO-901W 消泡剂 0.1~0.2%、4100 基材润湿剂 0.1~0.3%、RM-8W 增稠剂 0.8~1.2%、FA179 防闪锈剂 0.6~0.8%、WT-455 流平剂 0.1~0.3%,总量 100%。制备时先向分散缸中加入去离子水,以 400~600r/min 搅拌速度加入水性有机硅环氧 - 丙烯酸树脂,待树脂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 BLR-895 钛白粉、BYK-190 分散剂、TEGO-901W 消泡剂;随后将转速提升至 1000~1200r/min 分散 15min,转移至砂磨机研磨至细度≤15μm;再转回分散缸,以 400~600r/min 转速依次加入 4100 基材润湿剂、FA179 防闪锈剂、WT-455 流平剂,搅拌 15min 后,缓慢滴加 RM-8W 增稠剂至合适黏度,过滤后得到 A 液。B 液则由水可分散型异氰酸酯固化剂与 PGDA 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得。
样板制备与性能测试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将 A 液与 B 液按特定比例混合后,依据 HG/T 4758-2014《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制备测试样板并测试基础性能;耐洗刷性参照 GB/T 9266-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耐沾污性参照 GB/T 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沾污性试验方法》,配套底漆选用 LS-200 型水性环氧底漆。
在水泥搅拌车面漆所用树脂合成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可提升漆膜硬度;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能增强漆膜柔韧性。通过调整 MMA/BA 配比发现,随着该配比增加,漆膜弯曲性能逐渐变差,而硬度逐步提升;当 MMA/BA 配比为 1.25 时,漆膜耐冲击性达到最佳值,弯曲试验结果为 2mm,铅笔硬度达 HB,此时漆膜硬度与机械性能实现均衡,能更好适配水泥搅拌车面临的沙石撞击等工况需求。
有机硅中间体含 Si-O 键,具备优异耐候性、耐磨性与耐沾污性,但其分子间作用力小,过量添加会导致漆膜机械性能下降。实验数据显示,有机硅中间体含量从 2% 增至 10% 过程中,漆膜硬度从 HB 升至 H,耐刷洗性(3000 次)从未通过转为通过,耐沾污性从 25% 降至 10%,耐人工气候老化性从 480h 延长至 1000h 通过;但耐冲击性从 50cm 降至 30cm。当有机硅中间体含量为 6% 时,漆膜耐磨性、耐候性、耐沾污性与机械性能达到最佳平衡,可满足水泥搅拌车在户外复杂环境下的长期防护需求。
开环环氧树脂在固化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能增强漆膜附着力与耐酸碱性,但芳香族结构易受紫外线与高温影响导致漆膜黄变、粉化。实验表明,开环环氧树脂含量从 8% 增至 12% 时,漆膜附着力从 2 级提升至 0 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在含量 11% 时仍能 1000h 通过,含量 12% 时降至 600h;耐冲击性从 30cm 升至 50cm(11% 时)后降至 30cm,弯曲试验在含量 12% 时从 2mm 变为 4mm。当开环环氧树脂含量为 11% 时,漆膜附着力与机械性能最优,且耐候性未明显下降,是适配水泥搅拌车金属车身防护的最佳添加量。
水泥搅拌车行业面漆中羟基丙烯酸树脂需与异氰酸酯固化剂交联形成致密漆膜,实验选用 HDI 与 IPDI 两种水可分散型固化剂,对比不同配比效果。结果显示,HDI/IPDI 质量比例为 50/50 时,漆膜硬度达 H,耐冲击性 50cm,弯曲试验 1mm,性能最佳;同时适用期达 4h,能保证漆液在施工过程中不提前增稠固化,符合水泥搅拌车现场涂装的工况要求。当配比为 70/30 时,耐冲击性仅 30cm,适用期 2h;配比为 30/70 时,弯曲试验 4mm,虽适用期 4.5h,但机械性能下降,均无法满足水泥搅拌车面漆的综合需求。
本研究围绕水泥搅拌车的严苛使用环境,通过合成水性有机硅环氧 - 丙烯酸树脂,成功制备出具备防污、耐磨、防腐性能的专用面漆,并明确了各关键成分的最优参数。在树脂合成中,硬软单体 MMA/BA 配比 1.25 时,漆膜硬度与机械性能均衡;有机硅中间体含量 6% 时,多性能平衡最佳;开环环氧树脂含量 11% 时,附着力与机械性能最优且耐候性稳定。在固化剂选择上,HDI/IPDI 质量比 50/50 时,漆膜性能与施工性兼顾。这些研究结果为2025年水泥搅拌车行业的面漆技术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撑,可有效提升水泥搅拌车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施工安全与效率。同时,研究也指出,当前尚未深入探索颜料与助剂对水泥搅拌车面漆性能的影响,未来可结合新型耐候颜料与功能助剂的发展,进一步优化面漆配方,推动水泥搅拌车防护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
更多水泥搅拌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泥搅拌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