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碳素钢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碳素钢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5年我国碳素钢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5-10-26 11:16:2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日,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湖北、重庆等碳市场试点先后完成2014年度碳排放权的履约工作。其中,首钢旗下7家重点排放单位和4家报告单位全面完成了2014年度碳排放报告报送及履约工作,并通过出售富余碳排放权配额创效840.8万元。

  在日前召开的“2015(第六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透露,中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首批试点行业将包括钢铁、电力等6个行业。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将标志着高达千亿元的碳市场正式开启。

2015年我国碳素钢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碳交易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呼之欲出,而有着8亿吨钢产量的钢铁行业不仅是这个新兴市场的参与者,还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千亿元市场背后,一方面钢铁企业正在成为低碳发展的践行者,另一方面碳交易的发展也将从侧面倒逼钢铁行业的绿色变革。

  新兴市场的参与者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上述试点省市中,恰恰包含了宝钢、武钢、首钢、重钢、渤海钢铁集团等重点钢铁企业,他们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这个新兴市场的参与者。

  2013年10月,武钢和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及其他股东一起组建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武钢占股20%。作为湖北省首批控排企业,武钢自2013年6月,即开展了碳排放核算、统计、核查、交易等相关知识培训,对武钢本部进行了碳排放量盘查核算,建立碳排放检测统计和考核体系。

  2014年6月19日,重庆碳市场正式开市。当天,重钢股份公司便分3笔以每吨30元、30.5元、31元的价格卖出共3万吨碳配额,获得 91.5万元“卖碳”收入。重钢股份公司机动能源部门负责人杨斌表示,在目前重庆的碳配额政策下,企业碳管理压力不大,碳交易对企业是一种机遇。但若想较好地把握机遇,仍需企业不断提高碳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能力建设。

  2015年6月1日,上海市2014年度第二次碳排放清缴月的第一天,宝钢股份第一时间登陆上海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完成了 2014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2014年,宝钢股份燃煤消耗总量比2013年减少约4.12%,碳排放量较上海市发放配额下降了5.34%,碳排放总量控制效果明显。

  钢铁行业作为重点能源消耗行业,与碳交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目前我们的碳交易量并不大,但发展速度较快,碳交易是大势所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主任黄导对记者表示,随着碳交易在全国的推广,新加入的地区需要对上海、北京等试点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后才能适用。

  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在试点期间,包括宝钢、武钢、首钢、重钢在内的钢铁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不仅完成了地方政府分配的配额,有的钢铁企业还参与了这个新兴市场规则的制定,是碳交易市场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据碳素钢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介绍,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于2013年11月份正式启动。宝钢股份作为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之一,主动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完成了钢铁行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确定了上海市钢铁行业碳排放统一“度量衡”。宝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魏炜对记者表示:“宝钢致力于和行业专家一起,制定一套适合钢铁行业、科学可行的碳排量分配方法,从而推动我国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发展。”

  “目前碳交易发展最大的难点就是碳总量的确定和原始分配的依据,这成为碳交易发展最大的难点。”黄导表示。

  根据2014年12月10日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情况等因素,确定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排放配额分配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

  “目前碳排放配额的制定是基于介质的粗放推算,是反平衡的方法,从理论上通过计算用了多少能源,推断产生多少二氧化碳。”魏炜建议,将来配额的制定可基于工序的基准值,即通过测算每道工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制定配额。

  在谈到碳交易价格走势时,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东表示,碳交易的价格随市场波动,不确定性很强,但是必然会遵循资源越稀缺价格越高的客观规律。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发展要求碳交易市场应该追求稳定,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

  行业变革的推动者

  “碳配额的确定,对于钢铁行业最大的影响是生产规模受限,除非有突破性的技术出现。”黄导说。

  杨晓东也表示,钢铁企业减少碳排放的渠道有很多,除了提高节能技术水平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产能的方式来实现。这意味着,对于目前粗钢产量已经超过8亿吨的钢铁行业,碳交易的开放或将成为迫使行业减产的倒逼机制。

  “控碳是大趋势,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的观念和实践相对比较弱,基础工作也比较弱,对未来工作的保障也比较弱。”杨晓东告诉记者,空气污染的主因是煤的使用,因此,控煤是顶端设计。而通过控碳可以减少煤的使用,从而减少氮、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而为企业环保工作减轻压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控碳就是在控污染,把控温室气体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然后要结合自身产能和技术特点,统筹制定规划,研究低碳发展的路线图,而不是简单地以完成生产指标、完成交易比为最终目的。

  在谈到碳交易发展将为钢铁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时,杨晓东表示,碳交易市场的开放还将带动短流程炼钢的发展,从而拉动废钢的应用。据估算,我国钢铁行业长流程炼钢的碳排放量平均为2.2吨~2.3吨/吨钢,国外控碳先进国家的排放量能达到1.8吨/吨钢;而电炉短流程炼钢的碳排放量大约为1.7吨 /吨钢。

  此外,碳交易市场的开放,还将带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例如,2014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公开征集遴选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管理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评价机构名录库并向全社会推荐,承担北京市能源管理体系和碳管理体系建设评价相关工作。第一批有20家机构获批。“目前市场对碳交易认证机构的需求是很大的,而这个市场也是开放的。”杨晓东说。

  低碳发展的践行者

  “碳交易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激发企业减碳生产的主动性。”杨晓东表示,碳交易的全国推广,必将带动钢铁企业低碳生产、节能技术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正如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苍大强建议的,钢铁企业要找到适合我国当前时空条件下的低碳节能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不要浮躁。从一项项被刷新的节能纪录中,我们看到的是钢铁企业的诚意和实力。

  7月15日,河北钢铁集团注资1亿元成立的河钢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其发展定位主要是建设“两大平台”,即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的研发、引进、产业化输出的服务平台,节能环保项目的投融资、组织实施和专业化运营的管理平台;主营业务为面向钢铁行业的节能环保业务、面向国内外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业务等。这是河钢推动企业能源环保品牌优势实现由内生型向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转变的重要举措。

  近两年,宝钢股份从创新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提升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三流一态”能源管理体系作用,发挥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优势。目前,已完成所有烧结和燃煤发电机组的烟气脱硫改造、低氮燃烧改造,建成70兆瓦光伏发电机组,年可发电约6000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此外,宝钢股份还建立了碳排放实绩跟踪评价体系,规范碳排放统计流程,及时掌握碳排放情况。

  据杨斌介绍,重钢在参与碳市场前,由于统计标准未细化等原因,仅对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进行过粗略估算。但在被纳入碳交易试点后,公司按照碳核算及核查标准,自行编制了碳排放统计表,按照每年生产计划进行估算,准确度较高。据了解,重钢已实施完成烧结环冷机密封、烟罩节能以及主抽风机节能改造项目,正在实施1号、2号余热循环水系统冷却塔散热风机、焦化循环水系统冷却塔散热风机、厂房照明系统等单元的节能改造项目。

更多碳素钢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碳素钢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碳素钢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