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小轿车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小轿车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小轿车未来趋势分析

2017-12-18 14:02:2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未来30年中国汽车产业链及产品将面临重大挑战和变革,人们的用车生活、汽车产业模式也将随之改变。继3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之后,4月全国轿车销量更是出现了近10%的大幅度下滑。以下对中国小轿车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小轿车未来趋势

  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保持汽车产销世界第一的地位,2017年也将达到新的水平,而2016年尽管汽车市场出台了一批政策和规定,并没有对汽车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些政策必将延续到2017年。渠道下沉,加强开拓三四线市场,这几乎近两年主流乘用车企业的共识。的确,随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一二线市场正遇到越来越大的销量增长瓶颈。宏观经济的低迷,使得整体汽车市场的消费能力不振,而且几乎所有大城市都车满为患,不得不面临堵车、停车这样的用车困扰;日渐蔓延的限行限牌,更是明确地为大城市汽车容量扩充踩下了刹车。

  2017-2022年小轿车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在全球市场上小型车以其低廉的价格,省油环保的特性吸引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日本微型车的销量超过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然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小车没面子”的影响,小型车总是受到市场的冷落。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首先,随着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消费者心理越来越理性和成熟,拥有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当汽车仅仅是代步的工具时,每一个消费者都会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自己适合的汽车。

  其次,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危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突破60%。据统计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车所消耗。2013年3月20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核算办法》,要求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2015年降至6.9L/100km,2020年进一步降低至5L/100km。随着国家在政策上的导向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小型车

  应该说排量小并不是阻碍消费者选择小型车的真正原因,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才是人们放弃小型车的原因。每当街头上出现Smart,甲壳虫时,总能吸引许多路人的目光,这就说明了消费者并不是嫌弃小型车,他们只是想要一款精巧别致、夺人眼球的小型车。

  在国内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希望自主品牌能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出一些质量好、外形时尚的小型车供消费者选择,这样既为国家能源和环境的问题作出了一份贡献,也为自己提升企业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2004年开始,我国小轿车市场迎来了一场转折和革命,其最大的特征是,消费者的购买理念日益成熟,小轿车消费的社会象征意义逐步回落,小轿车价值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实用价值。中国消费者逐渐从盲从攀比开始以理性、审慎来评判汽车消费,并有了自己特色和个性化的评判标准。与此相适应,小轿车市场也涌现了满足这一需求趋势的经典产品品牌,比如北京现代伊兰特等。

  这一时期轿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成为小轿车最被关注的三大焦点。小轿车应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特点:时尚造型、高科技含量、高性价比。而北京现代伊兰特恰恰因为全面满足了这些需求,成为中国小轿车之王。伊兰特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击败所有对手,成为中国小轿车冠军,以及中国单车销量最高车型,在同级车型中市场占有率高达19%

  最近三年,国内车市成熟度已和欧美日发达国家非常接近,国内汽车消费也不再单一,由于家庭化汽车消费逐渐普及,国内的汽车消费也开始朝“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认识已经从单一、片面的价格配置考量逐步向汽车的本质因素转移。调查结果显示,外观造型、发动机技术、安全装备成为消费者最主要的购车关注点。消费者对排量、内饰、变速器的重视程度将有显着增加,对整体造型、前脸造型等外在因素的关注度下降。

更多小轿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小轿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