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大,现在的人们喜欢去高档的健身房健身,高档的训练健身器材舒适的环境使得人们身心得到放松,而健身行业发展得如何呢?具体详情,请详见下文小编为你整理的2015年我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发展概况
1、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进口产品的涌入,我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产品质量有了普遍提高。其中,多数厂家的质量水平处于中等以上。一批骨干生产企业,由于直接采用或参照采用世界公认的水平最高的国际先进标准EN957-1至EN957-10组织生产,加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并分别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欧洲GS产品安全认证,不断引进美国、德国等先进设备,并较大范围地应用了国际先进的程控、数控技术设备,从而使得产品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2、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生产的室内健身器材产品已大量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并进入主流市场。有资料显示,国际市场上50%以上的健身器材都贴有"中国制造",但却很少有中国人自己的名牌。其原因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高,只能为国外公司大量做加工产品。
3、提升服务水平是竞争焦点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颁布实施,在健身器材用品行业价格大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把健身服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中,全国要"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产品,发展规范有序的大众化体育健身市场"。而踩准政策步调,抢先推进服务营销战略的企业早已开始布局。
4、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从全球范围来看,训练健身器材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美元,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主,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还比较低。但随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全民健身开始成为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在中国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5、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设计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训练健身器材行业主要有品牌、设计、生产、渠道四大环节。品牌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利润空间相对最高,目前主要被欧美等控制;设计环节需要较多制造经验积累,目前主要被台湾和韩国等掌握;生产环节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能力,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等国。中国健身器材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以代工生产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设计,整体利润率偏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因素,世界主要健身器材生产地正逐渐向亚洲转移,另外中国是人口大国,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也在逐渐从岛内移到大陆的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省份。
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训练健身器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训练健身器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