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2016年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2016-03-01 16:23:3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时下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转化为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继手机之后的新一批IT浪潮,可穿戴智能设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政策及标准如何?下文是对2016年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2016年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政策标准分析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的当下,跑步快走健身已是很多人每日必做的功课,而戴着智能手环跑步健身又成为了一种时尚。登录京东商城网页搜索关键字“智能手环”可以看到,有三十几个品牌的数百种产品在售卖,包括索尼、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手环,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智能手环作为跑步健身的辅助设备开始崭露头角,但也不断有用户抱怨测步数不准、测心率误差大、续航能力弱等问题,究竟智能手环等设备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应当怎样完善?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消费者和专家,寻找答案。

  智能手环,功能缘何遭吐槽

  智能手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在国贸上班的小葛很喜欢自己买的一款小米手环。“自从戴上了手环,我爱上了走路,喜欢戴着它上下楼梯而不坐电梯,有了它我也开始关注我的睡眠状况,这个小硅胶玩意儿让我时刻关注健康,有它的陪伴我的健康之路并不孤独。”小葛说。

  然而,智能手环也频遭消费者的“吐槽”。“有一次我同时戴了两个手环,结果Fitbit Flex手环计了7225步,但UP手环只计了7095步,而且当我托举杠铃或者骑自行车的时候,手环并没有检测到我常规的手臂摆动,所以它不认为我在运动,手环没有反应,但是有一次我举着苹果放嘴里的时候,手环显示我的步数变化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的闫女士告诉记者。

  监测睡眠是不少手环购买者的目的之一。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先生有一个小米手环,使用中他发现该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有缺陷。“第二天早上会在手机屏幕上看到我深度睡眠、浅度睡眠的时间以及醒来次数,但却不完全准确。当我翻身或者挪动手腕时,它就认为我醒了,其余时间则确定我是浅度睡眠。有一次我午休小睡了一会儿,尽管也是躺着基本不动,但是手环并没有认为我在睡眠状态。”张先生说。

  广安门中医院孟大夫向记者介绍,所谓的智能手环,是通过感应使用者手部状态而推测其睡眠质量。手环在佩戴时往往并不能紧贴手腕,不能检测到血氧饱和度,而且芯片位置也不固定,更不可能准确捕捉到脉搏。当使用者身体活动时,手环默认其是浅睡眠,静止时则默认是深睡眠,基于这种原理的“睡眠检测”,实际只能算是一种“睡眠推测”,并不具有科学性。更多最新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较高端的智能手环有心率监测功能。家住陶然亭街道的陆阿姨使用的一款Adidas miCoach Fit Smart智能手环,不用佩戴心率带就能监测心率,但有时监测到的心率不准确,不如自己搭脉数心跳。为此,陆阿姨的儿子又给她买了一款带有心率传感器的手环。“虽然这款手环测心率准很多,但是手环太大,睡觉戴着不舒服。”陆阿姨说。

  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姚文清同学向记者介绍,手环心率监测误差大的原因,在于手环采用光学原理测心率。“就是手环与皮肤接触的传感器会发出一束光打在皮肤上,再测量反射的光。因为血液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每次心脏泵血时,该波长都会被大量吸收,以此来确定心率。因为采用光学原理,所以很容易受到环境光线以及肤色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姚文清说。

  此外,因为智能穿戴设备体积小,空间有限,不少手环用户还对手环的续航能力差、必须连接手机而独立性差等问题表达不满。

  改进功能,制定标准正当其时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出货量,智能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了2100万只,同比增长197%,可穿戴设备市场2016年有望增长到1.71亿美元。但是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市场鱼龙混杂,抓住消费者痛点进行完善迫在眉睫。

  计步精准度低是手环的首要问题。一个健身手环包含加速度计和三维运动传感器,根据检测到手臂的摆动得出结论。“智能手环内部传感器大多选用的是三轴加速计,精准度不高,所以会造成偏差,再加上算法的不完善,致使有的智能手环出现的误差高达25%。不同设备的运动能耗存在着差异度,而能耗准确度是建立在步数、距离、身高、体重、年龄都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数值,没有GPS运动定位功能和校准功能的手环适配软件,是限制数据准确性的根本原因。”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温晓君说。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智能设备造成消费者频繁吐槽的主要原因,有传感器不灵敏,算法缺陷以及空间限制等等,手环生产厂家应当重视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技术。“例如智能手环监测心率的误差大概在10%,心率监测功能误差大是因为光学传感器造成的,如果采用生物阻抗传感器,通过人体的阻抗来监测静息心率,就可以获得误差小、更有参考性的数据。”付亮说。

  “最根本的是要制定行业发展标准。”中国可穿戴设备秘书长杨昕表示,标准的缺失使得可穿戴设备难以拓展到医疗、养老、儿童跟踪定位等社会热点领域,直接限制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设备需要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安全与质量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其普及的重要因素。设备本身、电池、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无线连接、电磁兼容、有害物质等,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认证评估,以最大化减少可能给用户造成的危害。“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软件的缺陷等问题都值得考虑,尤其是植入性的产品,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需要由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据杨昕介绍,中国可穿戴联盟已于2015年3月22日召开了《中国可穿戴联盟标准》闭门工作会,目前正在研制一批基础共性、重点应用和关键技术标准。“下一步将联合工信部,邀请广大可穿戴相关企业共同探讨和完善中国可穿戴标准体系。”

更多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